实体兴则经济兴,实体强则经济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动“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落地生根,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常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按照规划形态、园区业态、产业生态“三态协同”的理念,通过优格局、优边界、保数量、保落地、强管理的“两优两保一加强”方式,推进土地资源要素向产业发展聚集,充分保障产业空间需求。
《规划》把常德产业布局放在泛湘西北地区乃至全省、全国层面进行谋划,围绕市委市政府“创新突破产业突围”攻坚行动,强化了与全国市场、周边地区的分工协作,进一步增强产业链锻造力度、园区特色化程度、融合发展深度,全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全国生态农产品基地、打造具有特色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具有区域辐射优势的现代服务业城市。
产业园区是全面锚定“三个高地”、推进“二次创业”的主战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规划》统筹考虑全市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条件,科学确定了“双核引领、八园协同”的产业园区空间体系,提出要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在聚力打造轻工纺织、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文旅产业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壮大数字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造等三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强劲带动能力的发展极。
在充分尊重常德市产业发展基础与既有产业规划的基础上,《规划》推动园区集约发展,支持园区整合、扩区、调整和升级工作,引导园区错位集群化发展。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产业园区按照“两主一特”要求,壮大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八个省级产业园区集中各县市空间资源,重点发展符合本地实际、具有地区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规划》引导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向重点产业项目倾斜,至2035年,10个产业园区内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约148平方千米,占全市城镇开发边界规模的28%,新增66平方千米。其中,市中心城区产业园区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占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新增规模的39%。《规划》梳理我市“十四五”发展规划涉及的交通、产业、电力、教育、卫生、文旅、生环、农业、水利等行业领域927个重大项目情况,重点保障了省级下发和市级申报省级已认可的506个项目落地,形成了项目清单,统筹保障了宜昌至常德铁路(湖南段)、益常高速扩容、中联重科起重机械产业基地二期、陕煤石门2×66万千瓦扩能升级改造及铁路专用线工程等一大批项目用地。
为了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打造有温度、有特色的新园区,《规划》明确,要“合理开发园区工业用地,拓展利用公共资源,发展园区日常生活、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发挥产城融合整体驱动优势,实现全市工商业经济扩容发展”。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常德正以更高标准、更实作为、更好成效构建具有常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