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31日,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常德市促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若干规定》。8月20日起,法规正式颁布施行,成为我国首部促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常德为何要开先河,为一个产业发展制定一部法规?
“为了促进本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级产业集群,打造常德经济发展新引擎,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法规第一条明确回答了“此法为何而立”。
记者了解到,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是常德市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途的一个特色产业,是全国重要的生物酶制剂、甾体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生产出口基地。2024年,全市35家合成生物核心企业实现产值125亿元。今年1至7月,全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链产值增速达到了23.5%。
近年来,常德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新兴产业的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快创建国家级生物科技和生物制造产业先导区,聚力推动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常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广泛征求院士专家、企业家意见,了解到常德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虽然来势很好,但仍然面临不少挑战,亟须制定一部促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将现有的政策红利固化为长期的制度供给。
一年多以来,全市高位推进,由市委点题,市人大主导,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市人大常委会广纳民意,让立法过程成为听取民声、汇聚民意、凝聚共识的过程;精益求精,广泛研究了100余部省内外相关立法文本和产业政策文件,多次邀请专家教授研讨授课、答疑解惑。
最终出台的法规全文共19条,采取“小快灵”立法体例,用最简短的法律条文解决产业发展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第一条至第三条分别是立法目的、适用范围、政府和部门职责,搭建了“为什么、是什么、谁来干”的基本框架。第四条至第十五条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回答了“怎么干”的问题,重点解决招商机制、研发能力、成果转化、审批效率、人才结构、要素成本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十六条是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设立“两不罚、四禁止”制度。第十七条是容错机制,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产业发展提供宽松环境。第十八条是法律责任。第十九条是施行时间和配套文件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