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互动交流>嘉宾访谈

兜牢民生底线 加热民生温度 推进民生幸福可感可及

时间:
2024-09-26 10:00
嘉宾:
侯宏栋
简介:
1、进一步规范特困人员认定工作环节、流程和时限。请您谈谈,具备什么条件的人员应当纳入特困救助供养范围?
2、社会团体的成立,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请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哪些资料?
3、非本市户籍的居民在办理婚姻登记方面有什么最新的政策吗?
  • 侯宏栋

    姓名 侯宏栋

    职位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简介   分管办公室、政策法规科、人事科、社会事务科、区划地名科、信息中心、纪检监察、宣传统战、意识形态、老干工作、信访综治维稳、文明创建、安全生产、政务公开等工作。联系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市殡葬事务中心。
  • 网友: 匿名
        
    殡葬惠民的相关政策?
    市民政局回复:
        
      2020年,常德市民政局发布《常德市城区城乡居民基本丧葬服务费用免除和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实施细则》(常民发〔2020〕6号)。
    (1)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免除
    免除对象:凡是具有市城区(武陵区、鼎城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贺家山原种场)户籍,死亡后在白鹤山殡仪馆或德山殡仪馆办丧、火化的城乡居民。
    免费项目:普通殡仪车遗体接运费;3天以内(含3天)普通冷藏(冻)柜遗体存放费;遗体火化费(平板炉);骨灰寄存费(3年)。以上四项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补贴共计1260元/人。死者家属若自愿选择上述项目以外的服务项目,或者选择上述项目中更高档次的服务,以及非殡仪馆提供的服务所产生的费用或价差,由死者家属自行承担。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优抚对象以及土葬对象自愿火化等特殊群体实行火化的,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由原来确定的1200元/人提高到1860元/人。
    (2)节地生态安葬奖励
    凡是市城区户籍居民骨灰,对于在万金陵园采取花葬、树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200元/人;对于采取抛洒江河等生态安葬方式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200元/人。
  •   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参加我们常德市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活动的嘉宾是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侯宏栋,陪同嘉宾有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科科长陈本喜、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何绍喜、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张燕、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李帛霖,欢迎各位的到来!
      侯宏栋:主持人好!各位市民朋友们好!非常高兴来到常德市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和各位市民朋友们沟通交流。由衷感谢各位一直以来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作为民生兜底保障部门,常德民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通过新一轮机构改革,民政职能进一步向基本民生保障和基本社会服务等方面优化,民政职责更聚焦、主业更凸显。现主要承担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精神康复、养老服务、残疾人“两补”、婚姻登记、殡葬管理、儿童福利、行政区划及地名管理、老区工作、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慈善事业、彩票发行等职责。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请问,民政部门作为负责基本民生保障的重要部门,在加强民生兜底保障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侯宏栋:近年来,民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困难程度分层、救助内容分类、动态监测预警的思路,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推动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推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具体有四个方面,请相关科室负责人具体为市民朋友解答。
      李帛霖:感谢主持人和大家的关注。一是完善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重点做好申请能力不足困难群众的发现和救助工作。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对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单独纳入低保,着力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救助保障标准,截至目前,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较去年同期增长7.7%。全市累计支出低保、特困和临时救助资金5.69亿元,牢牢兜住了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有力促进了社会公平、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依托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人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员,以及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困难人员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并与教育、医疗、住建、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建立共享机制,加强监测预警,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供支撑。三是健全综合救助帮扶机制。会同相关部门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针对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的救助帮扶政策,不断提升救助的可及性和覆盖面。全面推行由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加大对临时遇困人员的救助力度。同时我们还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引导支持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四是持续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瞄准共同富裕目标下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加强社会救助政策理论研究,在服务类社会救助、居住地申办低保、统筹救助资源、提高经办服务能力等方面开展试点示范,及时总结推广地方典型经验做法,适时出台政策制度,持续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让困难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持人:2022年6月20日,常德市民政局出台并实施了《常德市特困人员认定实施办法》,《办法》简化申请确认程序,适度拓展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覆盖范围,进一步规范特困人员认定工作环节、流程和时限。请您谈谈,具备什么条件的人员应当纳入特困救助供养范围?
      李帛霖:《常德市特困人员认定实施办法》规定:同时具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这里我要重点解释一下,“抚养”的“抚”是抚育的抚,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扶养”的“扶”是扶持的扶,是指配偶或兄弟姐妹之间的扶养。这里所说的“无劳动能力”,是指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残疾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肢体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视力残疾人。患有当地有关部门认定的重特大疾病,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一年以上,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重病患者。“无生活来源”,是指申请人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这里所指特困人员收入和财产状况认定标准与当地低保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认定标准一致。“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一是指特困人员;二是指60周岁以上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三是指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本人收入低于当地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其财产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四是指重度残疾人和残疾等级为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本人收入低于当地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其财产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五是指无民事行为能力、被宣告失踪或者在监狱服刑的人员,且其财产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 截至目前,全市实现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新出台的《办法》将特困人员审核确认时限由省民政厅要求的25个工作日压缩到19个工作日,进一步简化优化认定程序,缩短办理时限,确保困难群众能够及时、便捷地获得救助。

      主持人:社会团体的成立,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请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陈本喜: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社会团体的成立需满足如下条件:
      (1)有 50 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 30 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 50 个;
      (2)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3)有固定的住所;
      (4)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5)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3万元以上活动资金;
      (6)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主持人:申请登记社会团体,发起人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哪些资料?
      陈本喜: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申请登记社会团体,发起人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资料:
      (1)关于成立(社会团体)的请示报告;
      (2)会员花名册;
      (3)办公场所的使用证明材料;
      (4)捐资承诺书、银行存款凭证;
      (5)法定代表人有关材料(登记表、无犯罪记录、授权委托);
      (6)发起人(单位)情况表;
      (7)社会团体负责人备案表、党建工作承诺书、党员情况调查表;
      (8)章程有关材料(文本、核准表、会议纪要、签到册);
      (9)业务主管单位审查批准成立的文件。

      主持人: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流动趋势增大,对于非本市户籍的居民在办理婚姻登记方面有什么最新的政策吗?
      侯宏栋:2022年6月1日开始,婚姻登记实行"全省通办",男女一方或双方户口所在地在湖南的内地居民,可以在户口所在地或省内经常居住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婚姻登记,婚姻登记全程不收取任何费用。请社会事务科科长向在线网友们具体说明一下,办理登记所需准备的相关资料。
      何绍喜:各位网友们,根据现行的《婚姻登记条例》,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1)男女双方的身份证原件和户口簿原件(有效的临时身份证);(2)提交3张2寸双方近期半身免冠合影照片;(3)军人还需提交军人证件及部队团级以上政治部门出具的军人婚姻登记证明。办理离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1)男女双方的身份证原件和户口簿原件(有效的临时身份证);(2)双方当事人的结婚证原件;(3)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4)双方各提交2张2寸单人近期半身免冠照片;(5)军人还需提交军人证件及团级以上政治部门出具的同意离婚的《军人婚姻登记证明》。

      主持人:请您再详细介绍一下关于殡葬惠民的相关政策。
      何绍喜:2020年,常德市民政局发布《常德市城区城乡居民基本丧葬服务费用免除和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实施细则》(常民发〔2020〕6号)。
      (1)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免除
      免除对象:凡是具有市城区(武陵区、鼎城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贺家山原种场)户籍,死亡后在白鹤山殡仪馆或德山殡仪馆办丧、火化的城乡居民。
      免费项目:普通殡仪车遗体接运费;3天以内(含3天)普通冷藏(冻)柜遗体存放费;遗体火化费(平板炉);骨灰寄存费(3年)。以上四项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补贴共计1260元/人。死者家属若自愿选择上述项目以外的服务项目,或者选择上述项目中更高档次的服务,以及非殡仪馆提供的服务所产生的费用或价差,由死者家属自行承担。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优抚对象以及土葬对象自愿火化等特殊群体实行火化的,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由原来确定的1200元/人提高到1860元/人。
      (2)节地生态安葬奖励
      凡是市城区户籍居民骨灰,对于在万金陵园采取花葬、树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200元/人;对于采取抛洒江河等生态安葬方式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200元/人。

      主持人:2023年,我市发布了《常德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请问基本养老服务的对象是哪些?
      张燕:2023年,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常德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2023-2025年)》,同时发布《常德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通知中明确了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十四五”时期,重点聚集老年人面临家庭和个人难以应付的失能、残疾、无人照顾等困难时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在确保特困老年人应养尽养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低收入的失能、残疾、独居、空巢、留守、高龄老年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为国家和社会作出重要贡献老年人等群体的基本养老服务。

      主持人:关于高龄补贴的申办程序和标准是什么?
      张燕:我市高龄补贴自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户籍在常德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的享受低保政策家庭的年満80-89岁的高龄老人和年満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在户籍所在地的社区(村)凭身份证即可申请办理。享受低保政策家庭的年満80-89岁的高龄老人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50元;90-99岁的高龄老人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00元;10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的补贴从2017年1月份开始每人每月600元。

      主持人:请问侯局长,下一步常德民政工作重点和思路是什么?
      侯宏栋:下阶段,全市民政部门将立足新起点,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是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按照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工作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社会救助政策供给,对各类困难人员实行动态监测,全面落实“单人保”确保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工作机制,主动顺应社会救助由“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变化趋势;优化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鼓励高龄、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进一步规范临时救助,健全政策措施,推进由急难地实施临时救助,提高临时救助制度的可及性、时效性。持续完善“线上+线下、纵向+横向、物质+服务”的“3+”社会救助工作法,将“互联网+大数据+铁脚板”有机结合,及时有效、方便快捷地为不同类型困难群众提供精准和温暖的“救助套餐”。在社会救助中更加突出人的发展性,引导基层民政社工在为困难群众提供健康管理、照料护理、精神慰藉、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二是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作出系统部署,其中专门提到“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常德将不断丰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内容,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机制;推进完整社区建设,统筹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推动建立“政府扶得起、村社办得起、老人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社区养老模式。大力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在现有基础上,推动居家社区老年助餐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做优“常有康养食无忧”品牌,稳步探索兼顾公益性和市场化的企业参与机制及扶持政策,守护老年人的幸福“食”光。强化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建立人才梯队,以服务社会、推动经济发展为落脚点向养老行业输入人才。通过加强培训、提升待遇等配套制度,拓宽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发展空间。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增强养老从业人员对行业的认可及自身职业的认同,不断提升全市养老队伍专业能力水平,推动养老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进一步深化民政事务改革。持续抓好婚俗改革。继续做好鼎城、石门全省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武陵区打造“爱在武陵”民政服务品牌,以婚庆产业园为中心,构建“一站式”婚庆网红打卡胜地。持续抓好殡葬改革。重点推进示范点建设,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殡葬改革工作有序开展。持续抓好社会组织管培。坚持党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社会组织党建“六同步”的各项工作要求;积极搭建平台,推动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深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进一步强化规范引导,有效指导社会组织加强内部治理;促进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民政协商,推动社会组织在参与本地法规政策研讨论证、代表行业积极发声、维护基层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四是进一步健全民政安全体系。筑牢机构安全屏障,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提高应急防范能力。在切实维护底线公平的基础上,筑牢共享成果、共同富裕的根基,以高水平的安全保障民政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我们的在线访谈到此就接近尾声了,希望有机会再请大家来我们网站做客。
      侯局长:感谢各位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关注,你们的关切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最后,再次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市民朋友。再见!

侯宏栋图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