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落实“强中心城区”战略 在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中践行武陵担当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3-05-25 07:52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康少中

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吹响了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的“冲锋号”,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德愿景”。武陵区将坚决贯彻市委决策部署,把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作为落实“强中心城区”战略、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的重大机遇,大力弘扬“四敢”精神,坚决扛起主城担当,以“拼”的决心、“闯”的姿态、“创”的思维、“实”的举措,狠抓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的落实落地,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武陵实践”。

一、向思想解放要动力,宽眼界提境界。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创新突破产业突围必须创新思路方法、打破思维惯性,把武陵区置身时代发展和省、市大局中去谋划、去推动。一是突破思想限度。抢抓都市工业回流的“大风口”,破除党员干部在招商引资、争资争项、项目建设中,“凡工业一律敬而远之”的思想束缚,对符合环保要求和政策标准的大胆对接、大胆引进,努力打造泛湘西北都市制造业发展的先行典范,跑出武陵“加速度”。二是延伸思想深度。自抬标杆、加压奋进,明确了武陵区“5+N”的突破突围方向,即在市委明确武陵区重点推进的烟草、电子信息、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5大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医美、新材料新能源等特色产业、未来产业,争取更多大项目、好项目,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明确“做优做强中心城区、高位推进招商引资、全面实施创新赋能、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培育壮大骨干企业”等重点任务,细化责任。三是扩宽思想维度。放宽视野、打开格局,把武陵区置于更大的范围去比较,瞄准省内外发达地区,每一项工作、每一项指标都敢于比增速、比质量,真正在对比中看到差距、找到方向,在碰撞中开拓思维、得到启发。以突破突围为契机,推动招商、园区、平台、要素、运营等各环节各领域良性循环,让产业发展的“潜力种子”破土而出。

二、向机制创新要活力,以变量促增量。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拓展开放合作空间,加快培育突破突围的全新“增长极”,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着力激活城市创新基因。一是布局新兴产业。加快推动吉利中南新材料新能源研究院建设,积极争取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等国家、省研发平台在武陵区设立分支机构。实施数字新基建行动,培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试点示范企业。依托园区完善科技企业孵化、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立企业技术需求库和科创成果转化库。二是引流优秀人才。对接国、省人才计划,抢抓“院士经济”机遇,绘制“高精尖缺”人才地图和引才图谱。设置大湾区人才联络站,大力实施“归乡·武陵”常德籍在外人才回流行动。全面落实人才新政“十三条”,完善人才诉求“一窗受理”、人才服务“一站供给”、人才发展“一帮到底”的服务闭环,让优秀人才奔赴而来。三是深化开放合作。探索组建高铁产业发展联盟,努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代产业协作共兴、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紧密对接长沙自贸区,打造“同飞工程”升级版,力争入围全省首批协同联动发展区。四是提质城市消费。持续办好“文明常德·爱在武陵”城市品牌推介活动,全力塑造“520·来武陵”品牌形象。大力实施地标商圈培育、夜间经济点亮、文旅经济赋能“三大行动”,全区30多个行业领域、上万家优质商家,开展特色美食节、新能源汽车消费节等系列活动,拉动57万余人打卡消费,带动服务业消费超30亿元。通过举办湖南省首届大学生音乐节、集体婚礼、动漫节等活动,进一步推动文旅与消费融合、人流向商流变现。

三、向产业发展要效力,用实干创实绩。要聚焦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以争先、争优、争胜的追求,拼搏、拼抢、拼争的劲头,在真抓实干中实现再造武陵新辉煌。一是全力招商引资。打好“发展六仗”,建好“四个十大”项目,突出产业引领、政策引导、情感引路、精锐引军,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多点发力的招商引资新格局。精准绘制招商引资“索引图”和目标企业“作战图”,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聚焦重点企业和德商、湘商等重点群体,加快推动资金回流、项目回乡、信息回归。二是推进项目建设。紧盯上级政策导向、资金投向,谋划争取一批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项目,力争实施重点建设项目50个以上,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加强对项目工作的领导,实行清单式管理、滚动式推进,细化完善“一单三制四级”项目推进机制。加强要素供给,充分保障建设项目的用地、用水、用电需求。严格对项目的全过程、全流程监管,对不符合政策、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三是激活园区发展。聚焦“东片提质、西片突破”,推动武陵移动互联网文创产业园向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园区转型,常德智慧产业园锚定数字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片区目标。深化完善园区“一权两制一司”改革,全力破解产业发展要素瓶颈。健全“亩均效益”评价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主导产业、优质企业集聚,加大园区三类低效用地处置力度,切实激活园区发展“一池春水”。四是培育经营主体。深化重点企业联络服务,扎实推进政务质效提升、“送解优”助企纾困增效等专项行动,健全完善政企“茶话会”、企业“直通车”、项目“专班制”等机制。累计解决企业经营难题457个,兑现减免退缓税费4.9亿元,为企业授信70亿元。加快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深入实施市场主体、规上企业双倍增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培育文化创意、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现代生物技术等新产业新业态,形成“龙头带动、主干支撑、枝繁叶茂”的良好局面。

终审:陈立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陈丽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