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压单扩双”育秧忙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1-03-21 09:17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孙玮怿 雷晰涵

一排排覆盖秧盘的白色薄膜向田野深处延展,一颗颗饱满的稻种承载着丰收的希望播撒在秧盘中……3月17日,春雨迷蒙,穿过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田,位于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白鹤镇同兴村的2000亩双季稻示范基地赫然出现在眼前。“响应国家号召,区里、镇里又有真金白银的奖励,今年我们成立了合作社,准备大干一场。”同兴源水稻合作社负责人周则祥脸上洋溢着欢笑,声音洪亮地说。

一件沾着泥点的深色夹克衫,一双满是泥巴的深筒套鞋,刚满50岁的周则祥精神抖擞。“从3月初开始,每天都泡在田里。”沿着满是泥水的田埂,周则祥走进软盘育秧的水田。他告诉记者,这一片已经覆上薄膜的育秧基地约有30亩,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铺设成形。平均每天都有20多个村民在田里干活,高峰的时候有100多人。“合作社专门请了一位70岁的‘老把式’下田派工、指导。村民们每天务工的收入就在150元至170元之间。”一阵春风吹过,掀开了一片薄膜。周则祥一路小跑过去,赶紧用田泥压牢实了。“最近气温低,风又大,田里离不得人。一是要继续育秧,二是要管护好盖上了薄膜的育秧盘。”

周则祥是土生土长的同兴村人,但大规模种粮还是近三年的事。“同兴村离市区近,大部分村民都在外务工或者做点小生意。田里常年种一季稻,也没有集中育秧。田里撒把稻种,只要能管到一家人的口粮就行。”周则祥告诉记者,前些年,他一直经营农资生意。2018年,看到国家越来越重视粮食生产,他决定试一试,看能不能从土里淘“金”。当年,他承包了100亩水田耕作,“小试牛刀”获得丰收。2019年,他将规模扩大到了300亩。今年初,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周则祥成立了水稻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牵头、大户加盟、散户参与的模式,一边流转土地,一边复垦以往的边角田、抛荒田,形成了2000亩的双季稻示范基地。“以往这里村民撒点油菜籽,今年经过复垦,全部用来育秧。”周则祥指着远处的一片育秧基地说。这片田地处在高速路架桥下,往年是荒草和油菜,如今,正有20多个工人忙着摆铺育秧盘。

“今年全区按照‘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的工作要求,倡导科学种田,鼓励实施集中育秧,加大扶持力度,确保今年粮食生产落实到位。”陪同采访的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龚玉龙告诉记者,大户集中育秧后,村民可以免费领取秧苗,再由区里给予大户补贴。“区财政对集中育秧的主体按照每亩大田3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同时,区财政还将安排专门经费,整合其他涉粮资金,用于集中育秧补贴、超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奖、种粮大户奖、治理补贴、示范片工作经费等。”

“虽然今年种谷涨价,但有区里的支持,我们信心十足,也舍得投入。”周则祥颇有些神秘地说,要带记者参观吹着空调“会享受”的种谷。这是一间封闭的砖房房子。打开大门,空调的暖风扑面而来,饱满的稻种正萌生嫩芽。“这是炼芽的恒温房。以前炼芽用热水,现在是空调24小时开着,更有利于出芽。”对育种懂行的周则祥蹲下来,用手捧起稻种仔细观察发芽的情况。“稻种集中堆放的时候温度较高,为了增强谷芽播种后对自然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我们会炼芽,让稻种逐渐适应室外的温度。”为了防止烧芽,恒温房里还放置了一台温度计,显示当前温度为22摄氏度。“这个温度合适,这批稻谷很快就可以撒进育秧盘了。”周则祥告诉记者。

“田里再忙一个月,育秧就将结束。4月中旬,秧苗抛插后,只要天公作美,就丰收在望了!”采访结束时,我们和周则祥相约,水稻金黄时,再来采访丰收景象。

 

终审:谭琳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谭琳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