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临澧:农科专家来帮忙 小柚子做成大产业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10-25 08:01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作者:曾玉英 通讯员 段慧

“今年柚子甜度提高了,商品化率也明显提升,现在产品供不应求。”金秋十月,常德市临澧县佘市桥镇青龙村的一片香水柚果园里,种植大户张俊捧着个头饱满的香水柚,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这喜人的变化,得益于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市农科院”)水果产业专家团队的“精准把脉”,让有着数十年种植历史的香水柚,迈向了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发展之路。

“寻常柚子”不再结出“便宜的果”

临澧县地处湘北丘陵地带,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孕育了香水柚独特的风味——果肉晶莹剔透,汁液丰富,自带天然果香。然而,长期以来,当地柚子种植面临着栽培技术落后、病虫害频发等难题,柚子品质不稳定、产量偏低,市场认可度不高,难以形成产业规模。“以前种柚子全靠老经验,遇到问题只能自己瞎琢磨,有时候辛苦一年,收入还不够成本。”张俊的话道出了当地种植户的普遍困境。

2013年,市农科院专家团队在临澧县烽火乡将军山村果农徐德亮家推广黄金西柚时,发现他家的一树柚子低糖低酸,还自带一种独特的香味,认定此柚类属地方特色品种,极具推广价值,将其命名为“香水柚”。此后,在市、县农业专家的支持下,徐德亮不断扩大种植规模,2018年,香水柚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2019年,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定。

今年,市农科院针对香水柚品质不稳定、商品性不高的发展瓶颈,组建了水果产业专家团队,开展专项帮扶。专家团队深入临澧县香水柚主产乡镇,通过实地勘察,开展了授粉、覆膜、修剪、加强水肥管理等系列技术措施,在香水柚增甜减酸、提高可食率、提高商品性及品质稳定性、提高精品果比例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果。

有了专家的悉心指导,香水柚的品质得到明显提升。去年冬天,张俊的香水柚在深圳卖出200元一个的高价,产品一度卖断货。

政府重视专家指导 共同做大柚子产业

今年来,临澧县委县政府持续接力,聚力发展香水柚产业,全面实施“三三工程”,从2025年起,临澧县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不低于3000万元资金统筹支持庭院经济发展,倾斜用于发展香水柚产业。根据产业规划,到2027年,临澧县香水柚产业种植规模力争达到3万亩以上,产值达到3亿元,力争全县90%以上的农户参与发展庭院经济。如今,临澧县香水柚种植面积已从原来的3000亩扩展到1.3万亩,带动全县200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其中脱贫户120户,户均年增收3万余元。

10月23日,水果产业专家服务团队再一次来到临澧县佘市桥镇、望城街道、烽火乡,前往3个香水柚现代化产业园区进行指导。专家们向种植户普及香水柚提质降酸技术、秋冬季肥水管理技术,促进秋梢老熟提高树体抗冻能力技术、冬季清园及修剪技术等,让果农受益匪浅。

“这是我高接换头的果树,今年是第二年,不知道怎么过冬?”在望城街道大塘社区,果农田自兵指着400多亩整齐的香水柚果园,对果树如何越冬心里没底。

“香水柚果树比较耐寒,适合临澧县的气候,只要加强管理,越冬还是没问题的。”团队负责人罗彬彬介绍。香水柚幼龄树的冬季管护主要是从枝梢管理、施好越冬肥、主干管护、冬季清园四方面着手。

在烽火乡哗溪桥村,3000亩香水柚陆续挂果,青绿的柚子挂在枝头甚是诱人,此时柚子正在积累糖分,再过一个月将通过快递物流发往全国各地。

“我的柚子硬是比别人家的个头小,甜度也低了点,达不到精品果的标准,价格上不去,怎么办?”哗溪桥村香水柚种植大户谢明进看着满园的柚子面露愁容。

“这个也不难,前期多施有机肥,营养要跟上,让果树吃饱肚子,结的果子就大。”罗彬彬说。至于如何提高甜度,可以采取地面开沟覆膜的方法,减少雨水渗透,促进太阳光吸收,通过前期试验,这种方法可以将柚子糖度提高0.5左右。

哗溪桥村现在建有一个市级香水柚产业园,实行“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个人投资+农户土地入股”模式,覆盖11个村民小组。入秋以来,该产业园狠抓培管工作,力争将香水柚产业发展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带动村民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与市农科院深化合作,建设香水柚深加工基地,开发柚子茶、柚子汁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让临澧香水柚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果’。”临澧县柑橘产业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

从昔日的“小众水果”到如今的“特色产业”,临澧县香水柚产业的蝶变,正是市农科院以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缩影。一批又一批农业科技工作者扎根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用专业知识为农民排忧解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力量。

终审:谭琳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谭琳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