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鼎城区红云街道:聚基层治理“大合力” 创民族团结“新典范”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10-22 10:49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作者:罗希 通讯员 李丹妮

开栏语

在民族团结之花绚烂绽放的时代画卷中,我们共同见证榜样的力量。近日,湖南省隆重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常德市2个集体与4名个人光荣上榜。

为积聚“统战之力”、唱响“统战之声”,常德市委统战部联合常德日报社推出“同心筑梦民族团结一家亲”栏目,聚焦受表彰的模范与更多默默奉献的统战成员,记录他们在促进民族交融、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新担当、新作为、新风采,共同绘就“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常德篇章。


鼎城区红云街道位于沅水畔,这里生活着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等各族群众5.8万人。近年来,红云街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索出一条具有基层特色、富有时代精神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

党建引领,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

10月17日,夕阳西斜,大湖路渐渐飘起烧烤的香味。停车场社区工作人员安剑雄的身影出现在一家新疆烧烤店前,这是他今年第十次上门走访。“谢谢你,医保的事情办好了!”店主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迎上来,脸上绽放出感激的笑容。

1个月前,店主还因异地医保报销问题一筹莫展。语言不通、流程不熟,让看病买药成了难题。如今,在红云街道“一对一”帮助下,医保即将顺利迁入常德,店主再也不用为看病发愁。这个看似普通的民生小事,正是红云街道以党建引领推动民族团结的生动缩影。

在红云街道,党建工作从来不是停留在文件上的口号。街道创新构建“街道统筹—社区落实—网格延伸”三级联动机制,把党组织建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党的温暖送到各族同胞的心坎上。”街道负责人说。为此,街道整合统战、民政、司法等多部门力量,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窗口。2021年建成的停车场社区“同心之家”,已成为服务各族群众的暖心驿站,提供就业、教育、医疗等服务。

街道还针对各民族群众需求开展系列精准服务:举办电商、保洁等职业技能培训5期,开展“春风送岗”招聘活动,联合医疗机构提供免费体检25次。回族群众马大姐参加电商培训后欣喜地说:“这次参加的电商培训让我收获很多,以后从事电商行业也更有信心!”

文化交融,让民族团结生根发芽

每周日下午,南金城小区的“同心”活动室里总会传出琅琅读书声。鼎城一中语文老师严德琢正带领孩子们诵读《论语》。

这个由严老师自发组织的国学班,已经坚持了两年多。没有空调,他自费安装;没有教材,他自己编选。从最初的几个孩子,到现在其他地方的孩子都慕名而来,国学班成了连接各族群众的文化纽带。

在南金城小区,民族团结的氛围处处可见:象征着民族团结的红石榴雕塑屹立中央,56个民族的简介装点着回廊,树枝上悬挂的石榴“名片”讲述着各民族的故事。小区物业经理李应爱介绍,每逢佳节,小区都会开展送月饼、磨菜刀、免费理发等惠民活动。

近年来,街道倾心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阵地,常态化开展“同心风筝节”、民族特色运动会等活动,创作《同心筑梦》《沅水欢歌》等文艺作品,弘扬民族团结正能量。线上线下融合的宣传模式,进一步拓展了民族团结的传播空间。社区宣传栏、网格微信群、扫码听书平台、政策宣讲会,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共建共享,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更令人感动的是,受益于街道帮扶的各族群众,正在以各种方式回馈社会。回族居民张大哥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参与校园周边治安巡逻;维吾尔族翦爷爷发挥威望优势,成为小区矛盾调解员……

街道联合公安、司法部门建立的民事纠纷调解工作组,实现了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零升级”。多年来,街道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8%以上,多次获评市级“平安建设工作优秀街道”。

如今的红云街道,各族群众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共学共乐的格局正在形成。从新疆烧烤店的医保代办,到国学班的书声琅琅,再到志愿服务队的忙碌身影,一个个温暖的瞬间,正如石榴籽般紧紧相拥,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故事。

在红云街道,民族团结进步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日常的温暖实践,是每个居民都能真切感受到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