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以用促禁护蓝天 疏堵结合守沃土——桃源县秸秆禁限烧与综合利用实践小记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10-14 07:47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侯碧海 通讯员 曹新懿

秸秆禁烧看似田间琐事,实则是关乎生态安全与民生福祉的“大课题”。今年来,作为农业大县,桃源县通过“疏堵结合、以用促禁”的创新实践,推动秸秆从“生态包袱”向“绿色财富”转变,2025年全县禁烧区占比达86.8%,秸秆综合利用率显著提升,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禁”不如“用”,桃源县将秸秆资源化利用作为治本之策,出台《桃源县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构建“政府+企业+农户”协同机制,推广低茬收割、粉碎还田等技术,建立秸秆收储中心和秸秆综合利用服务组织,打通饲料化、肥料化等利用路径。马鬃岭镇农户反馈:“秸秆还田后土地更肥,打捆销售还能增收。”企业将秸秆加工为饲料,降低养殖成本,形成了秸秆“离田—收储—利用”闭环。

该县精准划分禁限区域,全县129.81万亩耕地划定禁烧区112.68万亩、限烧区17.13万亩,明确相关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及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管控区,限烧区仅允许错峰有序焚烧。全县强化网格化监管,成立县级专班,构建“1+4”巡查模式,充分利用无人机和铁塔监控等技术,做好人防和技防相结合,实现火情30分钟内监管处置到位。

全县创新宣传形式,开展秸秆禁限烧与综合利用宣传。漳江街道通过短视频、方言广播等接地气的方式普及相关政策,群众知晓率明显提高。县政协组织“屋场会”开展相关宣讲。党员、种粮大户带头承诺禁烧,形成了“干部督导+群众监督”共治格局。2025年夏收期间,全县火点数同比大大下降,农户从“被动禁烧”转向“主动参与禁烧”。

未来,桃源县将持续推进“源头治理+产业融合”,加大特护期巡查力度,完善秸秆“五化”利用链条,如扶持生物肥企业、对接发电厂燃料化项目等,推动生态保护与农业绿色发展互促共进。

从“烟雾缭绕”到“碧空如洗”,桃源县以系统思维破解秸秆治理难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生态样本。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