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交融绘就发展新篇——“全国文明村镇”临澧县高桥村走笔
入秋时节的临澧县修梅镇高桥村,犹如一幅江南水乡画卷。蓝天白云之下,林伯渠故居景区游人如织,田间游乐区欢声笑语不断,党建研学实践营地红旗招展。这片土地曾经走出了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如今正以“全国文明村镇”的崭新姿态,向世人展示着红色基因与绿色动能交融发展的生动实践。
红色是高桥村最鲜明的底色。这里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林伯渠故居景区,不仅有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筑,更是一处集“红色、古色、绿色”为一体的特色景区。故居前有稻田,后有茶山,左晒场,右池塘,整个建筑古朴典雅,“诗礼传家”之气息浓厚。每年国庆假期,日均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超过3000人次。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到林伯渠铜像广场瞻仰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到林伯渠生平陈列馆追忆红色故事。游客黄先生感慨道:“传承革命精神,不仅仅在书本里,这里更是生动的红色教材。”
立足特色生态资源,高桥村还形成了以万亩生态油茶产业园、千亩高产油菜科研园、百亩有机蔬菜采摘园和千亩绿色太空莲基地为核心的绿色旅游产业园。每到盛夏时节,高桥村连绵数里的荷花齐齐盛放,姿态卓绝,一阵风吹过,引得暗香浮动,叫人沉醉。村里创新采用“莲鳖混养”生态种养技术,4年前放养莲田的甲鱼如今已长到每只3斤以上。这些甲鱼主要以荷田里的害虫、小鱼、小虾、螺蛳等为食,排泄物又为湘莲提供有机养料,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高桥村的成功不仅源于自然资源的馈赠,更得益于文明乡风的培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高桥村精心策划组织油菜花节、荷花节、纪念林伯渠同志诞辰活动、“林老故里悟初心”清明追思、“鼓书进景区”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愈发丰富多彩。村里还创新探索“红色+”文明乡风建设模式,建立健全以村规民约为核心的“一约三会”机制。这份只有96个字的村规民约涵盖了家庭道德、村风民俗、村务监督、廉洁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旅游产业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如今,该村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高桥村将红色资源优势、绿色生态潜力转化为发展动能,以精神文明建设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这个曾经普通的湘北村庄,正以其独特的“红+绿”发展模式,为新时代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了可借鉴的“高桥样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