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全国文明村镇”澧县刻木山村:三县交界地绽放文明之花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9-06 08:04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作者:李张念

近日,漫步于澧县码头铺镇刻木山村,漫山遍野的脐橙树郁郁葱葱,道路两侧点缀着特色竹篱笆,老人们在日间照料中心里悠然自得……这个位于澧县、临澧、石门三县交界的山村,正以全国文明村镇的崭新姿态,展现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竹篱笆宣传栏(图片来源:市文明办)

刻木山村的蜕变始于扎实的党建工作。村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筑牢思想根基。更关键的是,该村深化“片—组—邻”三长制治理模式,邻长、组长常态化下沉入户,成为倾听民声的“顺风耳”,累计收集群众意见422条,解决415条,基本实现了“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凝聚了共建文明的强大合力。

产业兴旺是文明村镇的坚实基础。刻木山村因地制宜发展脐橙产业,目前已有优质果园4200亩,年产纽荷尔脐橙300万斤。去年10月,村集体建成的3000平方米水果加工厂投入使用,不仅使农户每斤脐橙多卖0.2元钱,每年还为村集体增收约10万元,解决了3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真正实现了产业富民、就业安民。

刻木山村瞄准S234省道这一“窗口”,大力实施人居环境“一村一亮点”工程,打造了500米特色竹篱笆宣传栏,既扮靓了村容,又传播了文明新风。村内建立10人专业保洁队伍,分段包片,垃圾专车清运、集中处理,确保环境整洁长效化。村两委创新召开人居环境屋场会,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共同守护75%森林覆盖率赋予的绿水青山,实现了人居环境的美丽蝶变。

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刻木山村通过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等载体,广泛汲取民意智慧,制定并推行《刻木山村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法治精神和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村里还组建了10人专业文艺演出队,在农闲时节和传统佳节为群众免费演出,极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不仅如此,刻木山村非常重视养老服务,专门成立了日间照料中心,开设图书室、棋牌室等功能区,为全村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村民老刘感动地说:“儿子常年在外务工,现在我每天都可以过来转悠一圈,再也不孤单了。”

如今,金色的脐橙挂满枝头,灿烂的笑容绽放脸庞,文明的乡风拂遍村落。刻木山村正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崭新姿态,在三县交界处绽放出全国文明村镇的绚丽风采。

终审:谭琳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谭琳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