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暗夜书灯盼破晓——创业导师为凌晨书屋“把脉开方”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8-16 07:37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姚懿容 通讯员 向婷婷

8月14日,常德市“创业专家门诊”里空气凝重。

石门县凌晨书屋创始人凌陈坐在“诊台”前,右手紧攥着一叠资料,声音带着一丝急切:“负债太重、没有客源,书屋……快撑不住了。”

眼前这位创业者,幼年时因先天性丘脑肿瘤导致左手、左脚残疾,16岁便因病辍学,从提篮小卖起步谋生。2009年,他经营起一家蜂产品专卖店,在商海初步站稳脚跟。没读过多少书是凌陈最大的遗憾。2016年,他目睹家乡书店逐渐减少,心中那份“为家乡守护书香”的激情被点燃,凌晨书屋应运而生。

300多平方米的空间、3000余册书籍,曾温暖了无数石门人的心灵角落。“营业头4个月,来看书学习的人挤满了书屋,每月能盈利4万元左右。”凌陈的眸中闪过一丝微光。更可贵的是,他毫不犹豫地用这些盈利,资助了7位困难学子,点亮了他们的大学梦。

然而,创业路上坎坷多。受租金飞涨、疫情突袭等因素影响,2022年,扎根老城区的书屋轰然倒下。

2023年,凌陈在石门县东城区重建了规模更大、藏书5000余册的凌晨书屋,但困境并未远离。“书屋的主要客源是年轻群体,寒暑假本是黄金季,可今年暑假门可罗雀。”凌陈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

创业导师赵晋生、郭存刚抽丝剥茧,将问题层层剥开:推广乏力,让书屋在信息洪流中如孤岛沉寂;经济下行,消费者捂紧了钱包;选址失误,东城区人流稀疏,宝贵的老客户也渐渐流失……

赵晋生翻阅着书屋的经营数据。“互联网浪潮,是实体书店必须直面的变革。看看数据,书屋的盈利模式太单一了,还停留在商业1.0版本。一个好项目,至少需要五个盈利点支撑!”他毫不留情地剖析现状,随即目光灼灼地看向凌陈,“要拆掉你思维里的围墙,互联网模式才是破局关键!”

“当务之急是什么?是要想办法让消费者觉得来你这里值,把人吸引过来。”在导师们的“诊断”中,一条条“引流”思路逐渐清晰:与周边商家联动互惠;找本地有情怀的企业赞助;策划吸引眼球的主题活动……

“创业,需要30%的情怀作为灵魂根基,更需要70%的商业智慧来续命。每一步,都得谋定而后动。”赵晋生有针对性地为凌陈开出破局“药方”:借力新媒体引爆声量,打造独特IP;讲好创业故事,立稳人设;精心设计商业模式,打通变现渠道。

凌陈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一些。“十年了,守护书香这条路,我坚信没有走错。”他目光扫过那叠承载着压力的资料,声音更添一份坚定,“今天的‘问诊’让我看到了希望,也理清了思路。最重要的,是把这些想法真正落地执行好。”

凌晨书屋,等待破晓。

终审:谭琳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谭琳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