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区组织防控培训筑牢基层防线
近期,基孔肯雅热在全球多地传播引发关注。7月24日上午,武陵区卫健系统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开展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防控培训。
培训详细讲解两种疾病的概况、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风险分类、疫情处置及预防措施,并专题培训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着重讲解了白纹伊蚊的防控知识,为基层筑牢疾病防控防线。
据悉,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潜伏期1至12天(多为3至7天),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热,经常伴有严重关节痛和皮疹,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出血、脑炎、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病例的特异性治疗措施,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
针对市民如何做好自我防护,武陵区卫健局提示,减少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的主要方法是控制蚊虫媒介和减少蚊虫孳生。居民应做好个人防护,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必要时使用驱蚊液、驱蚊贴等产品。室内可安装纱门纱窗,夜间睡眠时使用蚊帐。可使用合格的杀虫气雾剂、蚊香液、盘香等减少蚊虫叮咬。定期检查清理饮水机水槽、冰箱底部水盘及花盆托盘等积水消除孳生地,水培植物应定期彻底换水。若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或皮疹症状,尤其有蚊虫叮咬史或疫区旅居史,应立即就医。
终审:谭琳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谭琳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