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党建红”染透“产业绿”——西洞庭管理区党建引领产业融合发展的共富实践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6-30 07:46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杨荣国 郑彦 丁慧

“我卖的蔬菜都是我们村里种的,全部使用有机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有机蔬菜,欢迎大家抢购!”6月25日上午,西洞庭管理区金凤街道望洲社区助农直播间里,主播崔艳芳在镜头前展示新鲜蔬菜,吸引了100多位网友围观。短短1个小时,直播间就成交30多单。

基层党支部发挥引领作用 促进产业蓬勃发展

“我们村农产品丰富,但是缺少销售渠道,难以形成经济效益。于是我们就组建了一支由7名党员组成的直播团队,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销售农产品,效果非常好!”社区党总支书记、团队主播崔艳芳告诉记者,为助力乡村振兴、宣传家乡特色产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望洲社区今年来积极响应“互联网+农业”号召,由社区党总支牵头,开设了望洲社区助农直播间,销售本地农户生产的洋葱、鸡蛋、甲鱼、干菜等。直播间自5月20日开播以来,已实现销售收入2万余元。通过助农直播,预计每年可带动50余户农户增收,为集体经济创收约1万元。

近年来,西洞庭管理区创新推行“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建模式,通过党组织覆盖产业链关键环节,先后成立了食品加工产业党总支、新材料产业党总支以及各村级(社区)产业党支部,将党建“组织力”转化为产业发展“生产力”。

今年4月11日,西洞庭管理区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支部建在产业上”工作,发布《西洞庭管理区“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建工作方案》,明确以党建引领产业链发展,通过党组织统筹资源,推动新材料、食品加工、稻虾共养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该模式借鉴“党支部+企业+合作社”经验,在产业基地、园区设立功能性党支部,整合镇村企业资源,实现技术共研、项目共商。

“党建就是生产力”,常德天鼎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负责人邓其炎对这句话感触颇深:“我们公司2020年落户西洞庭管理区,在区党委的指导下,我们于2021年成立了党支部,目前共发展党员9人。党员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起到了很好的领头羊作用!”在党员们的引领下,公司经营蒸蒸日上,预计2025年,公司总产值将超过11亿元。

“党员们还带头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比如前往学校开展捐资助学,去敬老院开展关爱老人活动,为公司困难员工捐献爱心等。在党员引领下,我们这个大家庭也越来越温暖!”邓其炎感慨道。

龙泉街道天福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具有天然的地理区位优势。目前,社区正在打造以特色蔬果采摘园+生姜种植基地+天福乐园为一体的文农旅综合体。“为了激发内生动能,我们组建了一个功能性党支部,9名成员中有一半以上来自各职能部门,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和资源优势,为村民的集体经济发展决策、服务。”党总支书记刘龙辉回忆说,5月8日,暴雨造成社区生姜生产基地被淹,功能性党支部书记唐军得知消息后,叫上党员刘佳坤、张俊赶到事发现场。3人冒雨奋战1个多小时,终于疏通了下水涵道。

刘龙辉介绍,近年来,社区大力实施“党支部+”工程,探索在社区重点产业、辖区内8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建立党支部,引导支部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发展内生动力,为产业发展提供议事决策、教育培训、信息交流等综合服务,实现党支部建设与产业发展互融互促。

目前,天福社区种植的特色果蔬已初具规模。今年上半年,西洞庭美多多惠民果园合作社收购农户散种的黄桃等,为居民创收1.5万元,预计今年社区集体产业收入可达52.5万元。

“目前,我们‘支部建在产业上’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祝丰镇紫湾村党总支书记魏青林自信满满地说,紫湾村成功构建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联动机制,以紫湾村第一支部为核心,汇聚朝鲜蓟种植、加工、销售领域能手加入合作社,有力推动了朝鲜蓟产业发展。下一步,紫湾村将发挥常德紫湾粮蔬农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作用,开展技术培训,提升生产加工能力,推动朝鲜蓟鲜果、茶叶产销;将产业党支部建设与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和推进“百千万工程”结合起来,建立以产业党支部为主导,镇、村和产业链上企业齐参与的联建共建机制,通过党建阵地共建、组织生活共办、产业发展共商,实现互联互促、共同提升。

创建党建“载体+平台”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员引领,协同发展。近年来,西洞庭管理区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创新实施“支部建在产业上”工作模式,通过党组织引领、资源整合、服务下沉,推动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红色动能”。

目前,西洞庭管理区已经组建了食品加工产业党总支和新材料产业党总支两大产业链党总支,分别由管理区党委管委主要负责人担任链长,并同时在柑橘、预制菜等特色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覆盖园区重点企业20余家,联动区直部门、乡镇街道形成“区—镇—企”三级联动网络,推动党建与经济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的一体化局面,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不断做强产业链。

聚焦企业需求,西洞庭管理区组建起“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服务团”,整合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党员骨干力量,长期开展“一起益企”金融服务进园区等活动。4月,服务团走访湖南迈尔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邓权塑业科技(湖南)有限公司等企业,现场对接融资需求,达成5000万元合作意向,并通过“政策清单+资源清单”机制,解决企业用地审批、技术升级等14项难题。此外,产业链党总支牵头搭建“暖企座谈会”“企业家红色驿站”等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全区累计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显著提升。

在乡村振兴领域,产业链党组织发挥“联村带农”作用。例如,依托柑橘、预制菜产业链党支部,推动湖南巧佳宴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创建省级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标准化种植,形成“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利益共享模式。同时,西洞庭管理区做好支部引领乡村产业发展文章,以庭院经济、特色经济为抓手,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已形成天福社区特色果蔬、紫湾村朝鲜蓟、中洲社区有机菜籽油和有机蔬菜等特色产业。

为确保实效,西洞庭管理区将产业链党建纳入考核体系,建立“周碰头、月会商”跟踪问效机制,并创新廉政监督形式,通过“党纪学习小剧场”等载体强化党员教育;同时,注重在产业发展一线锻炼培养干部,累计动态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43人,基层党组织活力持续释放。

统计数据显示,在企业产业链党总支引领和带动下,西洞庭管理区规模以上企业和主特产业展现出强劲活力,预计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将达6.5%。

通过“支部建在产业上”,西洞庭管理区正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未来,西洞庭管理区将继续大力推动‘支部建在产业上’战略,扩大产业链党组织覆盖范围,深化‘支部+产业+服务’模式,重点推进新材料、食品加工、生态农业等新兴领域党建融合。”西洞庭管理区负责人掷地有声地说。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