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移风易俗“三部曲”——武陵区重塑乡土文明工作综述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6-10 07:51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李张念 张晨

初夏的丹洲乡,“艺丹沅”文艺部落里,丝弦声韵在暖风中流淌。台上艺人指尖翻飞,《新编新事多》的悠扬曲调唱出乡村新貌,台下村民含笑聆听,文明新风如细雨浸润心田——这一幕,正是武陵区以文化浸润、制度筑基、示范引领“三部曲”重塑乡土文明的生动注脚。

文化如风,拂动心弦。“唯有让文明新风可感可触,方能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武陵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了这一理念,集体婚礼、草坪婚礼等新型婚礼形式在武陵区得到推广,亲友的祝福替代了繁复旧俗;村排球场上,赛事规则巧妙融入移风易俗宣传,每一次击球都传递着文明力量。阵地建设亦遍地开花:村头巷尾,14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与128处“移风易俗文化长廊”如星辰点缀;理论宣讲队伍行走阡陌,用乡音讲述着“厚养薄葬”的情理。文艺创作更是直抵人心,《新编新事多》不仅唱响央视舞台,更在“送戏下乡”的惠民演出中,让文明新风在欢声笑语中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明风尚,制度滋养。武陵区创新构建“五制”闭环,为移风易俗立起清晰标尺: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评议,全程约束。在“1+3+N”网格化治理的架构下,党组织引领的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组织焕发活力。以老党员为骨干的“五老”文明督导队,依托“道德评议台”,将刚性约束化为乡邻间的温情规劝。

典范如灯,照亮前路。在丹洲乡义渡村,红白理事会的老党员们以自治力量树起标杆,婚丧嫁娶的简办标准被郑重写入村规民约,繁文缛节悄然退场。更明亮的灯火,是那些可亲可学的身边榜样:中央文明办表彰的“中国好人”陈代春,以无私助人诠释大爱;获评“湖南好人”的张建力,用孝老爱亲书写平凡至善。全区4名“中国好人”、28名“湖南好人”如群星闪耀,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的奖牌悬挂门楣,无声诉说着德治润物的持久力量。

当丝弦声再次奏响,这移风易俗“三部曲”的和声已深深嵌入武陵区的乡土肌理。文化如风,拂过心田;制度如根,深植厚土;榜样之光,点亮心灯——在传统与现代的协奏中,武陵区正以移风易俗的动人乐章,谱写着清朗昂扬的文明新篇。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Scan me!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