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式”收割助力津市油菜颗粒归仓
“花海”变“油田”
眼下,油菜陆续进入成熟期,津市各镇抢抓农时,采用“分段式”收割,确保油菜减损增收。
记者在毛里湖镇双坪村油菜种植基地看到,昔日绚烂的油菜花已变成饱满的菜籽荚,挂满枝头,宛如一串串金色的风铃。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农机手熟练地驾驶着履带式收割机在田间来回作业,油菜植株被迅速卷起送入收割台,随着机器转动,收割、脱粒、分离等工序一气呵成。
今年津市大力推广“分段式”收割,提高了油菜籽归仓率,预计每亩可多收油菜籽60斤以上。“分段式”收割一般在油菜八成熟的时候进行,并将油菜收获分为割、晒、捡三个阶段。传统的一次性收割中,一株油菜上下成熟度不同,先熟的果荚会裂开掉落,未熟的菜籽含油量又不足,导致菜籽损耗率在25%左右。“分段式”收割,不仅让植株有充分的晾晒时间,减少收割时的含水量,进而提高油品质量,还能显著降低损耗率,为下一季农作物的种植抢抓时间。同时,机械化作业还可以将秸秆及时粉碎还田,培育土壤肥力,减少后续水稻种植的化肥使用量。
“今年我种植了5000多亩油菜,全部采用‘分段式’收割,预计5000亩油菜可以产出150万斤油菜籽。”种了多年油菜的“老把式”欧阳高电如今成了农机化的受益者。
据了解,今年津市油菜种植面积约20.03万亩,大面积收割5月中旬起全面展开,目前90%以上的油菜已经收获离田,预计油菜总产量达2.9万吨,产值有望超过1.2亿元。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