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拂面来——常德经开区以“五制”推进移风易俗见闻
初夏时分,常德经开区石门桥镇赵家桥村的积分超市里热闹非凡。村民张大姐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攒下的积分,兑换了两提抽纸。“做好事还能换日用品,大伙儿都抢着当志愿者哩!”她笑盈盈地说道。这一幕,正是常德经开区以文明实践和制度创新推动移风易俗的生动缩影。
走进石门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活动预告栏上密密麻麻张贴着本月计划:理论宣讲、文艺汇演、移风易俗主题课堂……这里不仅是群众学习政策的“加油站”,更是涵养文明乡风的“主阵地”。近年来,常德经开区依托石门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17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组建了25支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围绕理论宣讲、文化惠民、移风易俗等主题,今年已累计开展活动200余次,惠及群众超万人次。
移风易俗难在破旧立新,贵在持之以恒。常德经开区推行“五制”工作法,以制度刚性约束为文明新风保驾护航。
党员干部带头,群众才有标杆。全区党员带头签订“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承诺书”并将其进行公示。随后,全区以户为单位,完成了“移风易俗承诺书”的签订。“纪规约束制”与“家庭承诺制”双管齐下,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接受监督,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此外,该区建立了“申报备案制”,推动农村地区操办婚事提前向村(社区)申报,按照“户主申报,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审核”的程序办理。结合“回访劝导制”,各村(社区)网格员、志愿者会同红白理事会进村入户开展文明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回访劝导活动,通过入户走访、屋场会等形式,将移风易俗宣传融入日常。
在赵家桥村,一场别开生面的“积分故事会”让人印象深刻。村民李大爷分享了自己参与志愿巡逻的经历:“以前总觉得这些事是干部管的,现在参加活动能攒积分,年底还能评‘星级志愿者’,脸上有光!”通过“积分激励制”,该村将志愿服务与乡村治理挂钩,村民参与环境整治、无偿献血、移风易俗等活动均可兑换生活用品或获得荣誉奖励。仅今年一季度,全村便登记积分100余分,昔日“旁观者”纷纷变身“主力军”。
从积分超市的熙攘人群,到屋场舞台的欢声笑语;从干部签下的承诺书,到村民自发的“志愿红”……常德经开区正以文明实践浸润民心,以制度创新巩固成果,让移风易俗的新风吹遍乡野田间。这场“润物细无声”的变革,不仅改变了乡村的“面子”,更重塑了文明的“里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