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津市发挥“法律诊所”作用促善治助发展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4-08-13 08:01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唐亮 陈群华

“我为我的鲁莽行为道歉,在往后的生活生产中,我要加强自律,多为对方考虑,遵守法律法规,按照村规民约办事。”近日,在津市市毛里湖镇樟树村“法律诊所”坐诊人员、市人大代表赵大勇的调解下,两名因抢水灌溉产生冲突的村民签下了承诺书并握手言和。

“法律诊所”是津市市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前哨阵地,优化营商环境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2022年以来,津市市人大依托代表联络站,联合津市市委政法委采取“代表+”模式,在津市市77个村(社区)开设了36家村级“法律诊所”和一家企业“专门诊所”,组织所在村(社区)选出的人大代表加法官、检察官、警官和执业律师等共560人,采取“四诊”方式开展法律诊疗活动。每两个月在各村(社区)开展一次定期坐诊;每两个月在各村(社区)至少开展1次不定期巡诊;综合运用平安网格微信群、电话等开展线上接诊,全天候提供在线法律服务;对于不能处理的疑难复杂法律问题及群众反映、咨询较为集中的法律问题,及时将相关情况报津市市司法局“联合会诊”。

津市市三洲驿街道办事处柏枝林社区党总支书记、市人大代表刘菊蓉介绍,自从有了“法律诊所”,社区的工作顺利了很多,绝大部分的矛盾纠纷都在基层源头得到化解,社区形成了个个讲法律、人人讲道理的和谐局面。

“法律诊所”的运行促进了基层组织的治理,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感谢法官的多方协调,让我们合作社能正常生产经营。”津市市某藠果合作社的负责人感谢道。原来村民陈某与该合作社发生侵权纠纷,双方僵持不下,企业生产陷入困局。坐诊的法官知情后,耐心释法,最终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据了解,近三年来,津市市人民法院法官坐诊接受合同签订、劳动争议、工程款收取、农民工工资等合同纠纷案件近200件,调撤率达90%。津市市司法局、津市市人民检察院、津市市公安局坐诊人员入企开展普法宣传30多场次,为企业免费提供法律支持100余起。

除了把脉问诊解决实时问题外,驻所人大代表还聚焦民本民生,深入村(社区)了解社情民意,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津市市第一小学建校时间长,校园硬件设施落后、学生活动空间小,老百姓对该小学搬迁的呼声很高。学校所在选区选出的人大代表王淑英经过多次调研,提出建议,促成该小学在一年内完成搬迁。近两年,津市市467名市镇两级人大代表累计帮助解决产业发展问题15件次,招引项目资金解决水利设施配套建设问题31件次,扶助解决困难群众民本民生个案问题123件次,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Scan me!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