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武陵区传统文化兴教百花齐放 中小学每周至少有1课时传统文化课程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4-12-08 07:27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刘蓉 夏雯 熊四军

12月6日,常德市武陵区芙蓉路小学的经典诵读、武术、京剧等社团排练正酣,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快乐成长。

武陵区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体系,制定《武陵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确保每周至少有1课时传统文化课程。近5年来,武陵区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建成9所雅致校园,完成20余所城乡学校提质改造,配建木工坊、桃绣室、书画室、陶艺室等功能室70余间。

武陵区鼓励学校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聚焦课程开发、活动设置和学生评价,多点发力,整体推进“文化育人”工程。倡导家校共育理念,通过家长会、线上平台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传统文化,邀请知名学者、艺术家走进校园,与师生及家长面对面交流。

各学校将德育与常德丝弦、常德高腔、桃源刺绣等非遗项目相结合,开设传习班,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入校传艺,指导编创小学生学唱常德丝弦、倾听沅澧乡韵、桃绣湖湘等特色校本课程。北正街小学的常德丝弦传唱、武陵区第一小学的古代诗词歌赋、育才小学的剪纸、芙蓉路小学的国画等,“一校一品”,特色鲜明。

目前,武陵区超95%的中小学校开设书法、国画、京剧等特色传统文化课程,参与学生人数近4.1万,占在校生总数的95%以上。北正街小学丝弦节目《马马嘟嘟骑》获全省“三湘蒲公英”大赛金奖;工农小学“戏曲进校园”主题活动在文旅部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上得到推介;北正街恒大华府小学师生拍摄的《魅力河街 相遇非遗》在全省“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推出,观看量超千万人次。


终审:谭琳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谭琳琳
Scan me!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