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互动交流>嘉宾访谈 > 网友提问列表

坚持数字赋能,打造全市智慧农业样板

网友提问

  • 3 网友: 匿名
        
    对于智慧农业的概念,以及智慧农业有什么好处
    西洞庭管理区 回复:
        
      智慧农业是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一个集合概念。
      中联重科是一家A+H上市公司,农机板块是国内领先的水稻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近年来,中联农机全面升级人工智能技术、推进多系列产品技术覆盖、建立智能农机数据库、领军行业AI农机标准编制,致力打造全程作业的农业农艺大数据采集移动终端。依托此优势,中联智慧农业的整体架构是由智能农机、智慧农艺两部分组成。智慧农艺核心是“出图”,围绕作物健康生长,以农艺为基础,算法为支撑,开发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提供精准作业指令。智能农机核心是“数据采集和按图作业”,即从耕种管收等多个环节作为移动数据采集终端及精准作业终端。
      2016年至今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亿元,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方式,建立了智慧农艺+智能农机技术体系,初步定义未来智慧农业发展方向。中联已率先实现数字赋能水稻种植全过程及智能AI农机生产,并验证了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打造中国乃至全球领先智慧农业产业链。
  • 2 网友: 匿名
        
    智慧农业对发展有什么帮助?
    西洞庭管理区 回复:
        
      智慧农业对西洞庭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一方面智慧农业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传统农业生产中大量投入农药、化肥、机械等生产要素,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智慧农业关注土壤与植株健康,通过精准、变量投入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智慧农业可以解决谁来种田的问题,农业作为一个高风险、低收益的产业,在经济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中,年轻人不愿种地,也不会种地,单靠现在留首一线的老人无法支撑农业现代化,农产品质量也开始出现一些问题,随着老一辈农业人逐渐退出一线,“谁来种地”的问题将格外严峻。智慧农业通过数字化管理、无人化作业,必将使农业成为一个时尚的行业,使新型经营主体成为体面的职业,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为农产品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传统的农业生产,过量的农药、化肥的投入,使得农产品的安全性、质量统一性无法得到保障,智慧农业通过信息感知、智能决策、精准管理,在最佳时间做出最佳决策,从而提升水稻产量与大米品质,同时使用区块链技术将水稻的耕种管收记录沉淀下来,作为品牌大米评级的重要依据,提供大米溯源功能,满足终端消费者对大米安全的需求。这一点是打造高端大米品牌、助力农民增收的有力举措。
  • 1 网友: 小块头大智慧
        
    智慧方面有哪些支持政策?
    西洞庭管理区 回复:
        
      区智慧农业发展高度重视,目前对智慧农业的支持政策主要五个方面,一是智慧水稻科研项目由管理区立项,通过政府采购,由中联智慧农业公司实施,所需费用全部由政府出资,共计1000万元。今后示范和推广阶段所需费用也主要由政府补贴。二是智慧柑橘基地二期1500亩水肥一体化项目,通过田间布设各种传感器和摄像头等智能设备,对土壤养分、温度、湿度进行实时监控,结合天气预报,由系统自动灌溉、施肥和施药,其中500亩由政府融合项目资金建设。三是2017年管理区出台了《国有农用地管理实施办法》,将全区所有农用地授权给农投公司管理,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彻底解决了以前小农户种植地块较小、种植作物不一致,不方便智慧农机耕、种、管、收的问题。四是全区统一规划了4个村民集中建房居民点,从2018年开始,管理区出台了政策,对到居民点建房的农户给予2-12万元不等的奖励。其中拆除原有住房,到居民点建房的农户补贴12万元,改变了以前耕地中到处都是房屋的面貌,有利于实施智慧农业项目。五是根据《促进园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西办发〔2018〕12号)文件精神,来我区发展智慧农业的企业,在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用工、人才引进、税收、品牌创建、融资等方面都有支持政策。
首页 1 尾页 共3条信息/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