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生态环境局 常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常德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常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常德市公安局 常德市财政局 常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常德市交通运输局 常德市农业农村局 常德市商务局 常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印发《常德市移动源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3-24 09:07 来源:常德市生态环境局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CDCR-2025-12001

各县市区生态环境分局、发展改革局(国动办)、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财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常德市移动源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常德市生态环境局

常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常德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常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常德市公安局

                                常德市财政局

常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常德市交通运输局

常德市农业农村局

常德市商务局

常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5年3月24日


常德市移动源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调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关指示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守护蓝天”攻坚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湘政办发〔2023〕34 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办发〔2024〕33号)《湖南省移动源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实施方案》(湘环发〔2025〕3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标志性战役为引领,着力解决移动源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问题,通过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淘汰超标排放车辆和机械,持续推进绿色运输体系建设和移动源监管执法,进一步降低全市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逐步实现大气污染防治根本性好转。

二、重点任务

(一)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

1.加强新能源汽车宣传推广。完善我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的重大事项和具体问题。〔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动办)〕

结合中央和省“两新”政策,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按政策做好补贴申报、审核、发放工作。〔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动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

2.完善落实新能源汽车推广扶持政策。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政策;继续落实车辆购置税、车船税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商务局〕

3.提升公共服务及公务领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大城市公交、网约巡游、客运班线等公共客运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推动公共客运交通领域的新能源车辆替代,2025年底实现公共客运领域新能源汽车比例达到50%以上,其中,公交车全面实现电动化,出租车新能源占比达到65%以上。〔市交通运输局〕

加快环卫设备更新,除新能源汽车不能满足功能需求外,新增或更换环卫作业车辆、渣土车辆原则上选用新能源车;购买第三方服务需明确要求使用国V及以上达标排放车辆或新能源车辆,不断提高市政环卫、渣土车辆新能源占比。〔市城管执法局〕

加快推进邮政行业车辆新能源化,2025年市城区邮政、快递车辆新能源车比例达到40%以上;到2027年底,市城区邮政、快递车辆基本为新能源车。〔市邮政管理局〕

加快推进全市旅游景区新增和更新车辆采用新能源汽车,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客运车辆五年内逐步替换为新能源汽车。2025年市城区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客运车辆新能源比例达到40%以上,到2027年底基本实现新能源化。〔市文旅广体局〕

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每年新增或更换的公务用车、执法执勤用车,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应100%选用新能源汽车。〔市财政局、市机关事务局、市国资委〕

4.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编制《常德市中心城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优化完善充电桩建设布局;发挥上级奖补资金的激励作用,推动在公共停车场、旅游景区、加油站等重点区域建设公共充电基础设施,2025年新增公共充电桩400根以上;增强配套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动办)、国网常德供电公司〕

推进陆上交通运输、工程车辆的电能替代,进一步挖掘电动重卡充电站的建设潜力,为运输企业建设专用充电站,鼓励多家小型车队合建充电站,打造常德市重卡智慧充电网络。〔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动办)、市交通运输局、国网常德供电公司〕

加强充电桩规范管理,推动充电桩数据信息纳入湖南省充电设施智能服务管理平台,提高对充电桩运营服务水平和质量的监管能力。〔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动办)〕

5.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农村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项目,组织试乘试驾活动。为农村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低息贷款政策,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分期付款购车方案,减轻一次性支付压力。建立健全农村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网络,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

(二)加快淘汰超标排放车辆和机械

6.推进老旧车辆和机械淘汰更新。用好中央和省“两新”政策,支持鼓励提前淘汰高排放车辆,2025年淘汰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565辆(以省定目标为准)。〔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

落实财政奖补等支持鼓励政策,积极向上级争取并整合资金,加大设备更新支持保障力度,规范资金使用,强化绩效评估,提高资金执行率。〔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动办)〕

禁止外市国Ⅲ及以下高排放柴油货车迁入我市,加强对报废车辆的监管,确保淘汰车辆不再上路行驶。〔市公安局〕

7.加强作业车辆和机械的更新淘汰力度。加快推进铁路货场、物流园区、港口、工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内部作业车辆和机械新能源更新改造;鼓励新增或更新的3吨以下叉车基本实现新能源化,2025年力争在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的企业100%实现新能源叉车替代。〔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动办)、市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资委〕。 

用好中央和省“两新”政策,加快淘汰更新环卫、渣土运输高排放车辆,2025年淘汰60%以上现有国IV及以下排放标准的环卫、渣土车辆。2027年基本淘汰国IV及以下排放标准的环卫、渣土车辆。〔市城管执法局〕

用好中央和省“两新”政策,支持鼓励提前淘汰高污染农用机械,2025年淘汰更新老旧农机具2826辆(以省定目标为准)。〔市农业农村局〕

用好中央和省“两新”政策,支持鼓励提前淘汰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2025年淘汰国Ⅰ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144辆(以省定目标为准)。〔市生态环境局〕

加强建筑工地监督管理。督导施工单位加强场内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的管控,做好进出场登记工作,杜绝未取得环保号牌、国Ⅱ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机械进入低排区施工现场。〔市住建局〕

(三)推进绿色运输体系建设

8.推进货物运输绿色转型。加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沅水常德至鲇鱼口2000吨级航道工程、澧水石门至澧县1000吨级航道工程、沅水桃源枢纽二线船闸,加快推进松虎航道(湖南段)工程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推动常德港德山港区二期工程、津市港散货物流集散中心码头工程、石门港区新街口码头工程、临澧港区新安作业区码头工程项目建设。〔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动办)、市水利局〕

建设铁路专用线。加快建设陕煤石门2×66万千瓦扩能升级改造项目铁路专用线,积极推动常德市德山站多式联运物流园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动办)、市交通运输局〕

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支持常德经开区开展“公铁水”联运,大力推进外贸企业实施“散改集”“江海联运”。建设综合货运枢纽,完善集疏运体系,实现“公转铁”“公转水”的绿色转型。〔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动办)〕

9.推动船舶码头管理体系。加强岸电配套电网建设、岸电设施标准化、便利化建设和改造,保持全市1000吨级以上泊位100%配备岸电设施(油气化工码头除外)。〔市交通运输局、国网常德供电公司〕

以靠泊2小时以上的船舶为重点,推动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2025年力争靠港2小时及以上且无等效替代措施的1200总吨及以上的内河干散货船靠港岸电使用率达60%以上。〔市交通运输局〕

10.推进挖沙船工程“油改电”电能替代。积极推进汉寿县、鼎城区、安乡县三大产区挖沙工程船“油改电”电能替代工作,调整优化电网规划,提前准备电力负荷,2025年完成7艘以上挖沙工程船“油改电”。〔市交通运输局〕

进一步优化挖沙工程船“油改电”行政审批事项及程序,加强安全监管和技术支撑。〔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

11.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开展储运销环节油气回收专项检查,加快推进各县市区城镇建成区汽油年销量1000吨(含)以上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治理,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

(四)强化机动车达标监管

12.强化交通管控措施。进一步规范城市道路车辆通行秩序,逐步扩大高排放车辆城区禁限行区域及时段,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提高机动车通行效率。2025年7月底前,出台市城区国Ⅳ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通行管理政策。各县市区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国Ⅳ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城区道路禁限行政策;减少高排放柴油货车进入城区。〔市公安局〕

13.强化在用车达标监管。2025年全市重型柴油货车OBD屏蔽、刷机、尾气后处理装置簒改、不规范使用尿素抽查台数不低于3000台(其中路检路查不低于2000 台,开展入户检查不低于1000台)。〔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国家非道路移动机械远程在线监控平台国IV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比例大于80%,国 III 及以下机械应登尽登,非道路移动机械燃油(气)工程机械抽检车辆不少于国家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监管平台工程机械数量的30%,非道路移动机械电子标签及联网建设不少于2000台。〔市生态环境局〕

14.严格环保检验管理。持续完善全市“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控系统,统一规范汽车排放检验和维护制度(I/M制度),严格落实“检验-维修-复检”闭环管理。建立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检验倒查审核机制,利用技术手段加强随机抽查频率和深度。加大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检测数据弄虚作假、柴油车排放处理装置拆除篡改等违法行为。〔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

15.强化重点行业企业用车大户监管。加快推进火电、建材(水泥熟料)等行业企业及用车大户建设“智能门禁”系统并联网,2025年完成21家重点企业智能门禁建设。〔市生态环境局〕

加快推进港口、物流企业建设“智能门禁”系统并联网。2025年完成12个港口码头智能门禁建设、3家物流企业智能门禁建设。〔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

推进重点用车单位在短驳及固定线路使用电动车辆或皮带廊道代替柴油货车运输,鼓励重点行业企业与运输企业(个人)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实现清洁运输。火电、建材(水泥熟料)等重点行业企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方式比例达到70%以上。〔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

本实施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为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