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

2007-12-28 16:05 来源:市政府办
阅读次数:
字号:【

——2007年12月28日在常德市第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市长  卿渐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在中共常德市委的领导下,全市人民奋力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推进科学发展,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经济总量明显扩张,财政收入显著增加,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41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60亿元(预计数,下同),年均增长12.2%,比前一个五年快2.8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6亿元,增加到38亿元,年均增长18.9%;三次产业结构由27.2︰39.1︰33.7调整为22.7︰43.6︰33.7。

工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大力开发建设了德山和各县(市区)工业园,引进新上了创元铝业、重庆啤酒等一批重大项目,发展壮大了烟草、机电、铝材等一批优势产业,培育形成了芙蓉王、心相印、金健等一批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200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330亿元,年均增长16.9%,比经济总量的增速高4.7个百分点;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户数达到643家,比2002年增加238家,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烟草产业成为全市第一个年销售收入近两百亿的产业。

农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发放粮食直补等各种补贴,全市农民直接受益28.7亿元。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扩大高效田土,发展规模养殖,培育特色产品,实施退耕还林,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市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41家,发展各种农民专业协会501个,带动农户30多万户。移民安置和救灾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强。这五年,是农民负担下降幅度最大、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服务业形成了新的发展亮点。旅游大市建设有效推进,来常团队游客和境外游客大幅增加。一批专业市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扩大。房地产、汽车、休闲娱乐等消费迅速拓展。商贸、物流、餐饮、通信、金融保险及中介服务等行业日趋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42.5亿元增加到272.9亿元,年均增长13.9%。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五年。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市县乡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投资、金融和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领域的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招商引资取得重大成效,外贸出口较快增长,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累计到位外资5.7亿美元,年均增长20%;引进内资334.3亿元,年均增长25%。引进新上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440个。自营出口年均增长20%。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快速变化的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4亿元,是前一个五年的2倍。

市城区提质扩容取得明显成效,集聚和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高起点编制和实施了一批城市规划,新建扩建了柳叶大道、常德大道等30多条城市主次干道,整治了500多处小街小巷,新增了370万平方米城市公共绿地,旧城改造任务基本完成,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城市创建和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新的提高,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验收。市城区建成区面积由47平方公里扩大到66平方公里,人口由48万增加到66万。各县(市)加强城镇规划,加大城建投入,组织城镇创建,县城和小城镇发展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城镇社区建设和管理服务进一步加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6%,比2002年提高6.7个百分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有力步伐,农村基础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近两年,全市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4亿元,新建通乡水泥路188.5公里、通村水泥路4300公里,新建沼气池4万个,解决了43.9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集中力量加强示范片、示范点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和文明乡风建设,创造了产业优先、连片示范的工作经验。

交通、能源、水利、通讯等重点工程投入扩大,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五年累计完成重点建设投资282亿元。常张高速、湘北干线和临岗、澧东、新张、常桃等公路,毛家岔、大湖口等大桥建成通车。完成了洞庭湖二期治理、平垸行洪移民建镇等重大水利工程,初步建成了江北城区防洪圈,大大缓解了水患威胁,夺取了抗洪救灾的新胜利。城乡电网改造、石门电厂二期、长常天然气管线等工程全面竣工。建设开通了电信宽带传输网,配套提升了移动、联通、铁通等通讯网络。常吉高速、汉寿沅水大桥、夹夹大桥、皂市水利枢纽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努力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援助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开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五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30.1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2007年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各种保险参保由74.7万人次增加到153.5万人次,年支付社会保险金从8.3亿元增加到21.2亿元。12.2万人纳入城镇低保,五年发放低保资金5.1亿元。从2005年开始,7.2万人纳入农村低保,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4300万元。2004年以来,全市投入7200多万元,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08所,5600多名五保老人得到集中供养。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力度进一步加大。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各项措施,“普九”成果得到巩固,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民办教育发展加快。在全国率先设立助教日,在全省率先取消市直公办高中择校费,2007年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投入近3亿元,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74.1万平方米。2007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生比例达到88.5%,比2002年提高19.9个百分点。五年新增高等院校2所,新增各类民办教育机构323个。

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健全。累计投入1.3亿元,重点建设了9个疾控中心、8个传染病隔离区,恢复改造了218所乡镇卫生院。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重特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控制。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366万,农民群众累计得到医疗补助2.3亿元。在全国率先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较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

加大政府科技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五年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34项,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780项,高新技术企业由14家发展到49家。推进文化名城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工作,举办了三届中国常德诗人节,文化精品创作取得成效,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重视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成功承办了省第四届农民运动会。在全国率先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严格保护耕地,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统计、物价、外事侨务较好地履行了职能,人民防空、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水平提高,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知识产权、民族宗教、对台、气象、地震、档案、地方志、老龄、残联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五年。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459元增加到12600元,年均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341元增加到3939元,年均增长1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07.1亿元增加到388.6亿元,年均增长13.2%。

连续五年,市政府每年都公开承诺为群众办十件实事,市县两级财政累计投入办实事的资金10.7亿元,重点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住房难等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过去的五年,是民主法制切实加强的五年。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接受人大监督,接受人民政协及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民主监督。五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266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1541件。开展普法教育,增强了全社会法治意识。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推进村民居民自治,增强基层民主活力。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议事决策制度,建立市县政务中心,办好政府门户网站,开通市长热线,实行市长接待日制度,提高了政府服务效能。实施《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教育与管理,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力度,处理了一批违纪违法人员。

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常德进入了全国最安全城市行列。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政策,强化各级工作责任,妥善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建立起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队伍,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的监管工作得到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2007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我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瞄准既定目标不松劲,狠抓工作落实不懈怠,较好地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工业增加值增长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单位GDP能耗下降4%,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下降2.3%和5.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全省平均涨幅之下。一年来,政府的工作主要是坚持抓重点、抓具体、抓落实。抓重点,就是集中主要力量,突破重点工作。全市上下紧紧扭住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民生、办实事、促和谐、保稳定这些重点开展工作。在工业发展上,把加强园区建设、引进战略投资者、新上重大工业项目、促进现有企业改造扩张作为重中之重。市几大家主要负责人带队,多次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长沙,拜访国家、省有关部门和大企业大财团,各级各部门精心组织“深洽会”,积极参加“中博会”、“珠洽会”、“湘商会”,加快了引商入常的步伐,促成了常德电厂、常德烟厂芙蓉王生产线、恒安三期、中联重科、海螺水泥、泰格林纸、金天钛业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在常德落户。“园区建设年”活动收到明显成效。新农村建设的通村公路、安全饮水、沼气池三大工程和十大示范片、200个示范村建设顺利推进。市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各项事业都实现了新的发展。抓具体,就是把握技术层面和操作环节,解决具体问题。对园区建设、企业技改等,多次召集相关部门现场研究、现场解决、现场交办。为了化解征地拆迁的矛盾,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征地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办法,推行了公寓楼安置,开展了城市拆违专项行动。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在长沙召开了金融工作汇报会,举办了银企融资洽谈会。为了促进节能减排,采取积极有力措施,完成了造纸企业关停治污任务,促进造纸行业做大做强。抓落实,就是对看准了的事情、看准了的项目,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地抓到位。对重点工作有布置、有督导、有检查,对重点项目明确责任、定出时间表,加强调度,盯住不放,促使各项工作取得实际效果。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组织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市委正确领导和人大、政协支持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常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和公安政法干警,向全市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关心、支持常德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五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工业经济总量不大,有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不多,建设工业强市任务艰巨;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县域经济实力较弱,县乡财政运转比较困难,乡村债务难以消化;社会保障水平还不高,就业再就业矛盾仍然突出,控制物价上涨压力较大,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一些地方和行业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的问题比较突出;政府及部门工作中还存在办事效率不高、服务质量不优的问题,一些地方和单位还存在铺张浪费、消极腐败现象。对此,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高度重视和及时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名城、和谐常德的攻坚阶段。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进步,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常德,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把握这一总体要求,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又好又快。又好又快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我们追求又好又快发展,质量和效益至关重要。目前,我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总体上只相当于国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水平,正处在工业化前期向中期迈进的阶段。我们要赶上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缩小和先进地区的差距,必须从常德的实际出发,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充分发挥工业带动、投资拉动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依靠科技创新,走跨越式发展之路。要把提高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摆在第一位,把大办新型工业、扩大有效投入作为重中之重,把上大项目、上好项目作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在提质中求速度、在竞争中争位置,确保发展速度和质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我们必须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开放,促进思想观念的大解放、体制机制的大转换、发展空间的大拓展和创业环境的大改善。在全市上下营造集中力量抓发展的浓厚氛围,形成干部放手干事、群众放胆致富、客商放心投资的生动局面。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我们要拿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社会保障、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高人的素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等工作中去,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贫困落后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让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努力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必须坚持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既关系到发展,更关系到生存。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守住保护耕地、改善生态、节能减排、保障民生“四条底线”,大力促进生态市建设。

——必须坚持统筹协调。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好城市和农村发展、市本级和县(市区)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各阶层的发展。在统筹协调工作中,注重突破发展瓶颈,加强薄弱环节,帮助困难群体,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原则,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六大目标,完成十大建设。

六大目标是:

——经济更加发展。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00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GDP比原定目标提前三年超过3000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13%。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是上个五年的2倍以上。

——工业更加壮大。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业强市取得阶段性成果,到201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7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7%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5%,比2007年提高6.6个百分点。做大做强园区,努力将德山开发区建成为国家级开发区,每个县(市区)建成一个产业特色鲜明的省级开发区,使园区经济成为工业的主要支撑、发展的重要引擎。做大做强产业,建设百亿工程,芙蓉王技改新增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创元铝业、泰格林纸和中联重科工程机械项目销售收入力争分别达到100亿元;扩张重点产业,促进纺织、食品、电力、建材、盐化工、医药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做大做强企业,五年内新增规模企业500家以上,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标志性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品牌,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加强工业品牌建设,新增3个以上国家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农村更加兴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见成效。农村经济明显发展,特色农业、标准农业、市场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壮大,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基础条件明显改善,通过5年努力,实现85%以上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和柏油路,基本解决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建设比较完备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村庄整治、宜居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得到全面推进。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得到加强,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一步形成文明健康的乡村风尚。

——城市更加繁荣。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对接全省“3+5”城市群发展战略,把城市建设和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扩大空间容量,以常长、常张、常吉、常邵、常荆、常岳6条高速公路贯通为契机,形成100公里城市高速环线。在环线内,统筹规划一江两岸、一城四区的发展,重点建设德山工业片区、柳叶湖旅游休闲片区和城西文化会展片区。到2012年,市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80万。完善配套功能,建成比较完备的城市路网、给排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垃圾和污水处理系统,形成比较规范的城市管理和社区服务体系。提升文化品位,加强文化名城建设,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培育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增强产业支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中,以产业发展繁荣城市经济。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体系不断健全,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3%。

——生活更加宽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提高。到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00元,年均增长8%以上。

——社会更加和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实现建设教育强市的目标,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公民素质提高,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逐步完善,民主法制不断健全,依法行政水平提高,社会诚信体系基本确立,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节能减排完成国家和省约束性目标,努力创造绿水青山、白云蓝天的生产生活环境,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

十大建设是:

今后五年,多方筹措建设资金500亿元以上,完成十大具有支撑作用的基础性、产业性、公共性建设工程:①建设常荆、常邵、常岳高速公路常德段。②建设国省道干线路网改造工程。③建设常德沅江西大桥。④建设常德电厂。⑤扩建60万大箱芙蓉王生产线。⑥建设泰格林纸30万吨溶解浆和30万吨粘胶纤维项目。⑦建设创元铝业三期工程。⑧建设中联重科工程机械产业园。⑨建设包括体育生态园在内的柳叶湖旅游休闲度假区。⑩建设芙蓉文化中心等文化名城标志性项目。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常德的发展任务艰巨,前途光明,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三、2008年工作安排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30周年和常德撤地建市20周年,做好这一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按照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08年的工作,我们要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稳中求进、紧中求活。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约束性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5%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以内。

(一)推进新型工业化

建设工业园区。加快规划修编,按照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定位,制定园区规模扩张、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市政配套、要素聚集等具体规划,拓展发展空间。加大建设投入,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德山开发区和各县(市区)工业园,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构建开发融资平台,搞活土地等资产经营,加快基础设施和物流、金融、餐饮、休闲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综合承载能力。转变开发方式,营造产业特色,致力发展产业性园区,德山开发区规划建设好力元新材产业园、经编产业园、东莞工业园、中小企业园等专业园区,每个县(市区)侧重1—2个产业集中招商发展,形成特色板块,实现园区差异化发展。年内德山开发区基础设施投入再增加30%,各县(市区)工业园基础设施投入也要相应增加。

加强项目引进。全面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搞好项目开发,围绕发挥资源优势、对接产业转移、扩张现有企业,开发一批有吸引力的重点项目。加强向国家、省有关部门的汇报联系,力争在引进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上实现突破;加强与大企业大财团的沟通衔接,力争在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实现突破;加强粤港、江浙等地区的定点招商,力争在重点地区招商上实现突破。转变招商方式,在坚持领导招商尤其是一把手带头招商的同时,逐步实现由全民招商向专业招商为主转变。下大力解决瓶颈制约,积极对接国家产业政策,着力解决好项目引进和建设过程中的土地供应、信贷投放、环境准入等关键性问题,促进项目顺利落地和开工建设。全年市本级引进新上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0个以上,每个县(市区)引进新上5个以上的重大项目,全市引进内资18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实现芙蓉王扩改、恒安三期、云锦产业园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常德电厂、泰格林纸、金天钛业、创元铝业三期、中联重科、常德烟机扩改、海螺水泥、中材牛力水泥等项目建设进度,抓紧核电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培育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龙头企业,围绕优势产业引进重大项目,支持现有骨干企业技改扩张,全年技改投入增长40%以上。促进产业配套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协作配套,鼓励核心企业把市外配套业务向本地转移,促进产业链上下延伸。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工业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0%,规模企业新增100户以上。

壮大非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财政支持、信贷投放、物权保护和政务服务等方面,实现各类经济主体同等对待,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工业领域,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建设工业强市中的重大作用。加强对国企改制重组后的民营企业后续服务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社会政治地位,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对纳税大户给予奖励,对优秀企业家大力表彰。

转变发展方式。实行严格的节能减排问责制,确保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加大造纸、麻纺、水泥等重点行业整合力度,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推动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争创名品名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组织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对接,有针对性培养产业工人。

优化经济环境。各级各部门都要心系工业、心系企业、心系投资者,以优质的服务为推进新型工业化保驾护航。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推动单位内部行政审批相对集中,对新上工业项目实行全程代理、并联审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减少涉企检查收费,加强对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的管理,严格执行优化环境的各项制度,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对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坚决查处,绝不姑息;对已经出台的工业发展、招商引资各项优惠和奖励政策,坚决兑现,绝不含糊。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稳定发展粮棉油、猪渔禽等传统产业,争取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百万亩棉花和油料基地项目落户常德,发展一批畜禽安全养殖小区;积极发展高效农业,搞好丘岗山地开发,扩大柑桔、茶叶、油茶等特色产业生产规模,发展烟叶、蔬菜、葡萄等高效经济作物,抓好特种水产养殖。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农业机械应用水平,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新培育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40家,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0个以上。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农村公共建设的投入,发挥好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市本级将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18亿元,比2007年增加3500万元,重点搞好农村公路、安全饮水和农村能源建设,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切实加强管理维护。组织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农业保险,促进抗灾夺丰收。用好国家1.02亿元湖区农民负担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加强堤防维护,搞好排渍排涝和农民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建设。扎实抓好新农村十大示范片建设工作,实行动态管理,扩大示范规模。注重保护饮用水源,治理农村垃圾和面源污染,规范投肥养鱼,控制珍珠养殖,建设宜居农村。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抓好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各项配套措施。支持国有农林场改革,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引导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取消共同生产费,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重视移民工作,加强扶贫帮困。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组织好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

着力培育文明乡风。实施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全市培训农民10万人次以上,促进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技素质提高。积极开展小康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培育文明健康的乡村风尚。

(三)推进城镇扩容提质

加快城市发展。按照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推进中心城区新一轮扩容提质。加强规划引导,编制好常德市空间战略规划,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城郊卫星镇发展规划,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拉开城市骨架,以新区开发为重点,尽快拉开城市发展的大框架,2008年全面启动,力争3—5年内出现大的变化。在德山,配套建设一批道路、管线、绿化等基础设施,尽快形成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的城市新区;在柳叶湖,引进大企业、大财团建设旅游项目和其他公共服务项目,实施退田还湖工程,加快体育生态园、环湖大道建设,尽快形成以旅游休闲产业为支撑的城市新区;在城市西区,启动芙蓉文化中心建设,带动综合开发,尽快形成以文化、会展为支撑的城市新区。围绕拉通城市高速环线,加强城市路网建设,重点建设西线“一桥两路”,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沅江西大桥、金丹路和机场路,打通城西快速通道,带动江南城区发展;建设东线“一桥三路”,加快紫缘桥、三闾路、紫缘中路、洞庭东路建设,打通城市东大门。继续建设好穿紫河风光带。完善城市管理,建立健全市容市貌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城市创建成果,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完成城区拆违工作任务。搞活城市经营,抓紧整合城市建设融资平台,用好用活土地等城市资产,保障城市发展的资金需求。

强化社区服务。坚持立足基层,重心下移,进一步加强城镇社区工作。帮助社区解决办公用房、工作经费、人员待遇等具体问题。完善社区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在拓展就业再就业、落实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维护社会治安、抓好计划生育、组织文教卫体服务等方面的基础作用。

完善城镇体系。坚持市带县、县带镇、城镇带农村,促进中心城区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以县城为重点的次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引导和支持重点镇、边贸镇的建设和发展,发挥好小城镇在城乡统筹中的积极作用。

(四)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大力发展旅游业。高起点、高标准开发柳叶湖旅游项目,加强桃花源、花岩溪、壶瓶山、夹山、西洞庭湿地等风景区的建设,依托林伯渠、帅孟奇、丁玲等名人故居和纪念馆发展红色旅游,搞好城头山、汤家岗等历史文化遗迹的旅游开发。加大旅游营销推广力度,加强与张家界等周边地区的旅游区域合作,拓展国内远程市场和境外市场。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加强旅游交通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开发地方旅游商品,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着眼于解决地方发展的资金瓶颈,重视和加强金融服务工作。适应国家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形势,进一步加强政银、银企联系,引导和奖励金融机构向政府推荐的优质项目增加信贷投放。引进股份制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活跃金融市场。组建资本金过亿元的市属投资担保公司,增强融资担保能力,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建金融安全区。抓紧抓好企业上市工作,支持和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支持现有上市公司增资扩股。

搞活商贸流通。依托交通枢纽地位,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壮大流通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商贸,培育常德商业品牌,努力把常德打造成湘西北的“商都”。加强农村消费品、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工作,开辟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努力扩大外贸出口,增加有效进口,提高经济外向度。搞好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抓好城镇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抓紧食品放心工程。积极发展各类中介服务。

(五)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安排重点建设项目70个,总投资100亿元。交通建设方面,年内实现常吉高速建成通车,争取常荆、常邵、常岳高速开工建设,争取樟木桥—鼎城界牌、津市渡口—汉寿良荆界、安乡紫金渡—澧县小渡口、张公庙—津市等国省道干线公路,以及桃花源—花岩溪、石门—桃源盘塘、石门—壶瓶山等旅游公路开工建设,加快汉寿沅水大桥、涔水大桥等续建工程,继续抓好农村公路渡口改造和农村客运站建设。加快桃花源机场扩建、石门火车北站升级改造、澧水合口大桥、黔张常铁路等重大基础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水利建设方面,抓紧城市防洪圈建设,加快大中型泵站和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实施大中型灌排区渠道畅通工程,加大堤垸建设和病险水库整治力度,搞好沅水、澧水河道疏浚。电力建设方面,抓好电网建设改造,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六)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高中阶段教育成果,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积极申办常德高等师范学校,促进民办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坚持教育公益性质,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搞好帮困助学,确保所有困难家庭学生都能上得起学。

扩大劳动就业。鼓励劳动创业,落实税收减免、社保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劳动维权、社会保险体系。完善就业援助,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规范收入分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重点做好个体私营、外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的参保工作,全年新增各类保险参保24万人次以上。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进一步加强社保资金的征缴和管理。逐步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标准。重视和加强失地少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落实“三无人员”的救助办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廉租房建设,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着力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加强物价监测和市场监管,继续完善和落实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认真抓好优抚安置工作,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着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建设。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促进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德行天下、和谐奋进”的常德精神,提高发展的软实力。重视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启动一批文化名城建设标志性工程。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发展常德丝弦、常德诗墙等具有鲜明常德特色的文化项目。加强公民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培育文明风尚。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事业发展。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抓好科技工作,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认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生育政策与全省并轨,稳定低生育水平。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和矿产资源,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加强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和矿业权市场的垄断,积极争取用地指标,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需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加强体育竞技和全民健身工作。发展老龄事业。重视残疾人工作。组织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抓好外事侨务、知识产权、地方志、档案、民族宗教、对台、气象、人防、地震等工作,重视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工作。

维护安全稳定。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完善各级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畅通信访渠道。加大解决信访问题力度,对重大信访问题实行跟踪督办、限期办结。规范信访秩序,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个人诉求。坚持安全发展,抓紧道路水上交通安全、煤矿和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的安全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抓好普法教育,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常德创建活动,集中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团体、黄赌毒和盗抢犯罪,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建设公共财政。树立和落实公共财政的理念。进一步规范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的征管,增强财政实力。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和重点,加大政府对解决民生问题的资金投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特别是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推行资源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办好十件实事。①帮助3000名“4050”人员、残疾人和“零就业”家庭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②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60万。③纳入农村低保的人数扩大到10万,月均补助标准提高到35元。④建设乡镇敬老院20所,新增集中供养对象800人。⑤建设通乡通村水泥公路1500公里。⑥帮助25万农村人口解决饮水安全问题。⑦支持建设农村沼气池2万个。⑧免费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新生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课桌椅。⑨建设廉租房5万平方米,解决1000户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⑩整治市县城区小街小巷150条。

(七)推进县域经济大发展

搞好分类指导。引导县(市区)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各县(市区)都要依托本地资源条件和现有基础,发展资源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培育县域经济龙头产业和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城镇经济特别是县城经济,着力把县城做强,把小城镇搞活,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就业,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指导各个县(市区)根据各自的发展现状和潜力,确立新的更高的发展目标,力争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位置前移,争取有更多的县(市区)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加大支持力度。从政策、信息、资金、人才等各个方面支持县域经济。支持县(市区)工业园的建设,帮助解决发展规划、用地指标、融资平台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支持县(市区)重大项目的引进;帮助县(市区)的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帮助县(市区)引进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积极争取扩大对县(市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对发展县域经济取得突出成就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增强基层活力。县(市区)特别是乡村基层面临的各种矛盾十分集中,一些乡村历年累积的债务包袱十分沉重,基层干部的工作压力很大。对此,我们要多体谅、多信任、多关心、多支持。要深入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解难题、送温暖的活动。积极落实乡村消赤减债的各项政策措施,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做好化解“普九”债务的工作。支持乡村基层改善工作条件,2008年继续支持25个乡镇机关的改造,帮助新建和整修一批村部,各级要共同保障好乡村组织正常运转,尽力为基层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八)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

加强学习,增强创造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造。要把加强学习作为搞好政府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认真学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精髓,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要全面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现代管理知识,提高驾驭经济全局的能力。要虚心学习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善于加以借鉴,指导我们自己的发展。要切实改进学风,把学习和实践、学习和创新结合起来,深入分析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致力研究新政策、新措施、新办法,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不断开创发展的新局面。

改进政风,增强执行力。政府的工作主要是执行、是落实。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讲执行力,就是讲积极服从。在政令面前不讲价钱,坚决执行,确保政令畅通。讲执行力,就是讲主观能动。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克服各种困难,履行好应尽的职责。讲执行力,就是讲工作效果。我们要用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果、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和检验各级各部门的工作,来评价和检验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广大政府工作人员务必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坚持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弘扬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以过硬的执行力促进政府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树立形象,增强公信力。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努力树立守法的形象。坚持依法行政,按政策办事,自觉地在法律规范下开展活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虚心听取和采纳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转变政府职能,推行政务公开,发展电子政务,完善各类办事公开制度,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加强监察、审计等内部监督,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努力树立守信的形象。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和表率。各级政府机关和政府工作人员都要树立和强化诚信意识,特别是对企业家和投资者的服务承诺,对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承诺,都应该言必信、行必果,宁可把困难留给自己,也要把方便让给企业和群众。努力树立守纪的形象。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遵守党纪政纪,把廉洁从政作为自己的政治生命,做到干干净净干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守法、守信、守纪,既是我们树形象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工作人员必须恪守的行为底线,我本人一定带头做到,请全市人民监督。

各位代表!做好明年和今后五年的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中共常德市委的领导下,团结拼搏,奋发图强,为谱写常德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归档时间:2024-03-25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