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

2011-01-12 13:50 来源:常德政府网站
阅读次数:
字号:【

 ——2011年1月12日在常德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 长 陈文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连同《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查,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和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常德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历史罕见的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名城、和谐常德,同舟共济,团结拼搏,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五年来,全市经济总量翻了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000元(3850美元,预计数,下同),德山开发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连续两年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实现了100%的乡镇和85%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湘商大会,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成就。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发展提速增效的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在2008年跨上千亿台阶,2010年达到1450亿元,年均增长13.5%,比前一个五年快2.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6.3︰40.2︰33.5调整为19.1︰46.8︰34.1。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是2005年的2.8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3亿元,是2005年的2.4倍。五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3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倍。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进一步突显,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234亿元,是2005年的3.5倍;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粮棉油猪鱼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稳定增长,标准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日趋活跃。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条件加快完善的五年。城镇承载能力大为提高。市本级城建融资累计超过200亿元,市城区规模空前的扩容提质工程全面铺开,基本形成了100平方公里城市路网骨架,建成区面积由58平方公里扩大到70平方公里,人口由58万增加到70万。石门县城获全国文明县城称号,安乡县城、桃源县城获国家卫生县城称号,武陵区成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城镇化率由33.2%提高到39.5%。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85亿元,重点加强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整治病险水库221座,培修加固一线防洪大堤55公里,配套改造大中型灌区8处,疏浚渠道2万多公里,改造中低产田85万亩,新建沼气池12万个,完成了第一、二轮电网改造,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全省领先。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为加强。常张、常吉高速建成通车,新建改造国省干线公路490公里,汉寿沅水大桥、安乡夹夹大桥等桥梁工程竣工;建成了皂市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和石门电厂二期、长常天然气管线等工程,完成数字电视建设,配套提升了通信网络。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五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市县政府机构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序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步实施,水管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林权制度改革有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组建了城建投、经建投、交通投、水利投等投融资公司,融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引进银行机构实现零的突破,交通银行、长沙银行、兴业银行落户常德。在全省率先完成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财政省直管县体制、交通体制、城市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等改革顺利实施。对内对外开放取得新的成绩。累计到位外资10.4亿美元,年均增长15.9%,引进内资929亿元,年均增长19.5%,引进新上投资过亿元工业项目241个。与6个国内外城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我市成为国家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城乡居民收入连续五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00元,分别是2005年的1.6倍和1.7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3.9平方米提高到35.6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110亿元,连续五年为群众办实事,解决了一批就业、就学、就医、出行、住房等民生问题。五年新增城镇就业30万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1万人次。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由128.8万人次增加到333万人次,累计支付社会保险金132亿元。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1045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城镇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逐年扩面提标,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2.1亿元。解决了12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落实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1号议案和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1号议案,加速解决城乡贫困人口住房困难问题,加强和改进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累计竣工廉租房59万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补贴5400万元,新建农村安居房1.65万户,新建改建乡镇敬老院209所,集中供养人员达到1.03万人。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帮助1878户专业捕捞渔民上岸定居和进行危房改造,3436名渔民纳入城乡低保。

  过去的五年,是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的五年。从2006年开始,全面启动生态市创建工作。推进城市水系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对城市生活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稳定。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源保护,小Ⅰ型以上水库全部禁止投肥养鱼,压减珍珠养殖面积12.7万亩,禁控水域水质明显好转。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先后组织实施了造纸、砖瓦、苎麻、水泥等行业的专项整治,“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顺利完成。耕地保护得到加强,连续五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地质灾害防治成效显著。抓好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由43%提高到46%。

  ┆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市财政累计投入科技三项经费6275万元,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81项,专利授权量达1748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教育强市战略深入实施。“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高中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学前教育得到重视,职业教育、民办教育、老年教育、特殊教育发展加快。投入11.4亿元,改造中小学校舍69.6万平方米,建成合格学校354所,启动了市城区教育文化科技园区建设。“普九”债务基本化解,城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投入10亿元,改造扩建了9家人民医院、7家中医院、9个疾控中心,建设改造了222个乡镇卫生院、5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2149个村卫生室。取得了防控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特大传染病的胜利。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2%,农民群众累计得到医疗补助12亿元。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安乡、武陵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取得积极成效。狠抓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文化名城建设扎实推进。建成了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送戏下乡、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文化惠民重点工程,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阵地建设和优质服务,实行生育政策与全省并轨,被评为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模范市。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取得良好成绩。移民安置和救灾扶贫工作力度加大。人民防空、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工作水平提高,军政军民关系和谐融洽,获得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统计、物价、民族宗教、气象、地震、档案、对台、老龄、方志、残联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过去的五年,是民主法制不断加强的五年。坚持依法行政,组织实施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和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五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137件,政协委员提案1824件。高度重视网络民意,建立市民网上诉求快速处理机制。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和“五五普法”,法治环境不断改善。加强公务员队伍教育管理,实施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革,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力度,处理了一批违法违纪人员。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成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积极稳妥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强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应急预防和处置能力提升。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重点领域和高危行业的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各位代表!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五年的跨越发展和巨大变化,常德人民完全有理由为之骄傲和自豪!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这一年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十一五”的结果。我们自加压力,不敢懈怠,奋力在区域竞相发展大潮中争位置,在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上挑重担,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5%。

  一年来,我们始终抓住不放的是:

  1、把加强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市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负责人多次带队赴省进京、汇报衔接,多次开展专题调度、排忧解难,多次组织现场交流、考核结账,全市项目开发、项目争取、项目建设的力度和效果前所未有。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4亿元,超过“十一五”总投资的三分之一,增幅居全省第二位。187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38亿元。东常、岳常、常安三条高速公路完成了工程量的58%,张公庙至临澧等10条国省干线公路加快建设,石长铁路增建二线顺利推进,安乡紫金渡至澧县小渡口公路竣工通车。海螺水泥二期、南方水泥一期、临澧凯元纺织、湖南运达机械等19个亿元工业项目竣工投产,三一重工常德工业园、中联重科汉寿工业园、桃源水电站、创元铝业深加工等123个亿元工业项目顺利实施。整治病险水库110座,完成大中型灌区续建6处。市城区紫缘路桥、柳叶大道等26条主次干道新建改造顺利完成,沅江西大桥、金丹路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安置公寓楼58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市城区农贸市场12个,市一中医院扩建、白马湖中学、县市区污水处理厂等工程进展顺利。加强了“十二五”重大项目前期开发工作,开发储备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800个,初步衔接有311个项目纳入省“十二五”规划,其中单列117个,占全省单列项目的十分之一以上。

  2、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作为富民强市的主要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集中力量加快园区建设,引进新上重大工业项目,培育产业集群,打造旗舰企业,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突破一千户,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一千亿,增速达到37%。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百亿工业园区,西洞庭食品工业园规划建设力度加大,烟草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装备制造、食品产业突破150亿元,有色金属产业突破100亿元,新增陬福、古洞春两个中国驰名商标。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出台政策措施,加强标准农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澧县葡萄、石门柑橘、桃源和石门茶叶、汉寿和安乡水产等一批特色农产品规模扩大,津市藠果、汉寿甲鱼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全市“三品”认证数量达到50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03家,带动农户31万户;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14家。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后,继续保持了市本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安排资金1.23亿元,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达到700个,受益人口达到140万,硬化通乡通村公路1253公里,新解决3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疏浚渠道7000公里,清淤山塘2万口。去年,全市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是五年来最快的一年。

  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高度重视城市规划的编制,中心城市2030年160平方公里、150万人口的总体规划顺利报批,在高端策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北部新城、西部新区、东城片区等控制性详规和一批专项规划。全面展开了城市的扩容建设,市城区新开工城建项目40个,续建项目59个,竣工项目22个,完成投资46亿元,一批多年谋划的标志性城市公益工程顺利启动,“三馆三中心”建设加快,由国内顶尖专家和机构担纲设计的常德大剧院、会展中心、接待中心等项目开始实施。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动力,推进控违拆违、园林绿化、小街小巷整建、敞开式小区改造,加强网吧、夜市的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支持社区工作,完善社区功能。各县市城区和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得到加强,县城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加快编制,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等基础建设有很大改观,市场秩序、卫生秩序、交通秩序综合整治见到成效,安乡黄山头、汉寿罐头嘴、石门维新、临澧新安等一批口子镇、重点镇建设水平提高。

  大力发展服务业。扶持文化创意、文化娱乐产业发展,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积极推进旅游大市建设,桃花源景区体制调整工作顺利推进,柳叶湖低碳生态旅游城项目开工建设,体育生态园正式营业。商贸流通活跃,大型超市、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发展较快,住房、通信、餐饮等消费持续旺盛。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亿元,增长18.5%。

  ┆

  3、把化解瓶颈制约作为又好又快发展的突破口。积极化解资金、用地、环境容量和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资金方面,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投放,全市各类贷款余额达到484亿元,增长20%;发挥地方投融资公司作用,成功发行企业债券30亿元,市本级新增城建融资81.5亿元;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项目投资143.8亿元,增长19.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内外资金235亿元,增长6.5%;市财鑫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新增担保贷款10亿元。用地方面,用好用活国家土地政策,调整修编市县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全市获批新增建设用地1.6万亩,是省里年初计划的2.2倍,较好保障了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环境容量方面,在我市高能耗企业相对较多,减排基数相对较小,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积极争取省里支持,下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强化对重点企业的监管措施,顺利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人才方面,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4、把维护民生民利作为政府工作最根本的职责。着力扩大社会就业。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开展就业援助,新增城镇就业6.7万人,援助城乡就业困难对象就业3680人。着力提高保障水平。城镇职工五大保险新增参保14万人次,支付社会保险金36.5亿元。城镇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15元,达到163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10元,达到66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地区内住院报销比例由45%提高到54%;城镇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54.2%。改扩建乡镇敬老院39所。在澧县、临澧、鼎城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着力解决住房困难。各级财政投入4.2亿元,建设廉租房6219套,新增租赁补贴8195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793户。着力帮扶困难群体。继续开展市直改制企业社区解困工作,投入6800多万元,实施了29个解困项目。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为优抚、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1700万元。在解决民生难题的同时,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加强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5、把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作为提高行政水平的一个理念、一个平台、一个机制。坚持把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作为始终不渝的理念、创新进取的平台、政民互动的机制,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一年来,我们以开展“七项行动”为主要内容,巩固和提升了满意政府建设的工作成效。开展重大决策阳光行动,加强决策调研,组织决策听证,推进了科学民主决策;开展行政裁量权规范行动,严格依法行政,市直行政执法单位都制定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开展发展环境大整治行动和建设秩序治理行动,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开展行政审批提速行动,市级490项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办事服务项目,取消和下放了329项,占到了67.1%;开展困难群众帮扶行动,真心实意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加强了城市环境管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建设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扩大网上公开范围,较好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政府工作中加强诚信建设,提倡艰苦奋斗,坚持清正廉洁。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和工作成绩,是上级党委、政府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市委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支持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常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和公安政法干警,向中央、省驻常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常德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常德的发展之所以有今天的大好局面,主要在于:这些年来,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从大局,真正形成了政通人和的发展氛围;坚持把握大势、主动跟进,积极抢抓了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科学确立了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坚持做大总量、蓄积能量,始终突出了项目建设的发展重心;坚持改善民生、增进民利,全面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对此,我们务必倍加珍惜,务必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政府工作与全市人民的期待还有差距,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整体经济实力不强,经济结构不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工业产业层次较低,特别是带动力和支撑力强的重大工业项目不多;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城镇化水平偏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县域经济比较薄弱,乡村基层运转还比较困难;资源环境制约比较突出,节能减排压力较大;改善民生还做得不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政府职能转变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不够适应,一些地方和部门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查找原因,积极研究和采取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发展水平。

  ┆

  二、“十二五”总体部署

  “十二五”时期,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谋划“十二五”发展,必须深刻认识时代的大势,准确把握常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动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积极应对潜在的风险和挑战。虽然当前国内外宏观环境出现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但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孕育新突破,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并把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省里加快推进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这些对我们的发展总体上是非常有利的。虽然我们现在还面临着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面临着国家发展转型和宏观调控的倒逼压力,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区域发展竞争,但常德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势头强劲,人民群众求富思进的愿望强烈,机遇要大于挑战,希望要大于困难。当今中国,仍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的常德,正处在大投资、大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赶上了这样的好时代,是非常幸运的,决不能辜负伟大的时代,决不能辜负重大的使命。

  “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中央宏观政策走向,紧跟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坚持“发展质量优于全省、发展效益高于全省、发展速度快于全省”的目标不动摇,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大力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和城乡建设,更加注重促进民生改善、促进公平正义、促进可持续发展,努力在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十二五”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要求:

  1、坚持转型发展。把转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信息化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建设数字常德,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三网”融合,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研发应用,促进重要资源利用和重点领域管理的智能化转型;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战略,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致力建设区域消费中心,注重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

  2、坚持跨越发展。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解决发展不够、发展不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在促进转型中加快发展、做大“蛋糕”,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3、坚持统筹发展。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和以市带县的思路,推进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加快壮大中心城市实力,强化中心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公共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有效防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4、坚持创新发展。适应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式的新变化,改变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对发展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体制机制对发展的推动作用,深化各领域的改革,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常德。

  5、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做好“蛋糕”,确保老百姓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品。

  6、坚持人本发展。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切实分好“蛋糕”,多途径、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健全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1、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实现“一个翻番、两个同步”的发展目标,即实现经济总量翻番,实现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2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0亿元,达到“十一五”时期的3倍以上。现代工业更加壮大,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努力实现烟草产业产值过100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过500亿元,食品产业过400亿元,有色金属产业过300亿元,纺织产业过200亿元,建材、造纸、电子信息产业过100亿元。现代农业更具优势,80%以上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70%以上农产品实现精深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50%以上农户的生产经营。现代服务业更有活力,成为区域性重要物资集散地、金融机构聚集地和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通过五年努力,把常德建设成为湘西北中心城市和湘鄂省际经济重镇。

  2、结构调整实现新跨越。二、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50:38,文化旅游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48%,城镇人口达到300万人以上,中心城市GDP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50%;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3%。

  3、城乡建设实现新跨越。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建成市城区80公里高速公路环线,实现市到县高速公路连接,铁路、机场、水运运输能力全面提升,防洪保安能力不断增强,能源、通信基础条件更加完备。城镇扩容提质加速推进,市城区形成160平方公里路网骨架,建成区达到10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0万,县市城区人口达到100万,小城镇人口达到100万。新农村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五年建设旱涝保收农田500万亩,实现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基本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

  4、县域经济实现新跨越。做大经济总量,9个县市区GDP均超过100亿元,其中5个县市区超过200亿元,6个县市区财政总收入超过10亿元,力争有1-2个县市区进入全省县域经济10强行列。壮大工业园区,实现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鼎城灌溪工业园工业总产值过300亿元,汉寿、桃源、津市、澧县、石门、安乡、临澧、西洞庭工业园过100亿元。扩大县城规模,澧县、石门、桃源县城人口达到20万人以上,津市、汉寿县城达到15万人以上,临澧、安乡县城达到10万人以上。

  5、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全覆盖,完成棚户区改造,基本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以内,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文化强市建设不断深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加强和完善,社会更加安全稳定和谐。

  6、生态文明实现新跨越。生态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创建一批生态县、生态乡镇和生态村;保护水和大气环境,全市所有水库和大中型湖泊禁止投肥养殖,消灭Ⅴ类水质;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森林蓄积量达到3000万立方米,增长22%;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确保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6%,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合理控制。

  各位代表!“十二五”的征程已经开启。展望未来,我们可爱的家乡前程似锦。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 “十二五”开局之年,是夯实基础之年,也是加快发展之年。国家将实施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机遇,集中力量促进“十二五”规划项目的落实和上马。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以上,完成省里核定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

  1、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0亿元以上,其中重点工程投资300亿元以上,实施重点建设项目200个以上。

  加快基础项目建设。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全面掀起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新高潮。交通方面,完成东常、岳常、常安三条高速公路主体工程,完成津市渡口至汉寿良荆界、张公庙至临澧县城、樟木桥至界牌、大堰垱至边山河、石门至慈利、津市至小渡口、夹山至盘塘等公路改造,临澧合口澧水大桥、桥南货运枢纽站、安乡子龙车站等项目竣工投入营运;加快石长铁路增建二线、桃花源机场扩建、石门县城至南北镇、汉寿县城至太子庙公路改造、大杨树大桥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黔张常铁路、益常城际铁路,207和319国道市城区改线、壶瓶山至大京竹、何岗至曹市、陬市至盘塘、周家店至西湖等公路,石门永固车站、西湖车站、西洞庭祝丰车站等站场;抓紧常岳九铁路、候石铁路、安慈高速、石龟山大桥改建、澧水艳洲大桥、319国道桃花源景区改线、沅澧两水航道整治及码头建设、常德铁路枢纽站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水利方面,大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大型排灌泵站改造、市县城区防洪圈等项目,抓好山塘清淤、渠道疏浚、设施修复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城建方面,在市城区加快常德大道、金丹路、沅江西大桥、桃花源路、太阳大道、“三馆三中心” 、江南外滩公园等项目续建,开工建设柳明路、建设路东延段等项目;继续加快县市城区路网建设、汉寿银水湖城市公园、西洞庭沙河风光带等项目进度,抓紧桃源沅水风光带、石门澧水风光带、安乡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西湖东湖风光带及水上公园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力争尽早开工。电力方面,做好常德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桃源水电站建设进度,开工建设锦苏特高压输电工程、金丹路铁仙变电站杆线入地等工程,继续抓好农村电网改造。

  突出产业项目建设。工业方面,常德烟厂异地扩建工程力争年内开工,开工建设中联重科汽车起重机技改、创元铝业热轧板生产线、特力液压技改等重大项目,加快三一重工常德工业园,中联重科鼎城灌溪、汉寿、津市工业园,津市盐化工工业园,芙蓉王烟叶复烤等在建项目进度,做好中联重卡、金天钛业二期、德山纺织染整园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农业农村方面,推进环洞庭湖土地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工程,抓好油茶产业基地、楠竹产业基地、高效葡萄产业基地、林套禽高效立体养殖基地等项目。服务业方面,加快柳叶湖低碳生态旅游城、国际马拉松赛道、太阳山综合开发等项目进度,实施甘露寺农贸市场搬迁,开工建设月亮湾山庄度假酒店、西部新区商业中心等项目,启动桃花源旅游综合开发。

  加强生态项目建设。继续抓好江北城区水系生态修复、白马湖区域环境综合治理、万金障退田还湖、县市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配套工程等项目建设。

  抓好社会事业和民生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和林场棚户区改造,加强公寓楼安置小区和廉租房建设,加快教育文化科技园区、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扩建、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安乡汤家岗文化遗址保护、澧县人民医院搬迁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市一人民医院住院大楼、鼎城人民医院搬迁等项目,抓好常德大剧院、常德湘雅医院、澧阳平原片区文化遗址保护、各县市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

  强化对项目建设的保障和监管。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投资、鼓励信贷投放、扩大融资规模、激发社会投资、增加财政投入,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要。强化用地保障,力争把我市的重大项目更多地挤进国家、省里重点保障用地的“笼子”,积极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提高用地门槛和土地容积率,推进集约节约用地。认真做好征地拆迁和安置补偿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项目建设中充分发挥工程监理和审计、监察的效能,强化全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资金安全和投资效益。

  ┆

  2、大力发展现代工业

  夯实园区平台。开展百亿园区大竞赛活动,力争新增2个百亿园区。加强园区水、电、路、气、通信、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全市园区完成基础建设投入8亿元以上。支持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西洞庭食品工业园、创元工业园和中联重科鼎城灌溪、汉寿工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进一步创新园区管理机制、用地机制和融资机制。

  推进产业升级。积极打造旗舰企业。支持常德烟厂、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创元铝业、金健米业、金天钛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全市亿元企业达到170家,创建中国驰名商标2个以上。通过3-5年努力,在全市形成一批产值过50亿、过100亿、过1000亿的旗舰企业。常德烟厂异地扩建工程投入60亿元以上,形成200万大箱的“芙蓉王”品牌生产能力和1000亿元的品牌收入,为市财政提供收入60亿元以上;中联重科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创元铝业达到100亿元以上,三一重工、恒安纸业、金健米业等企业达到50亿元以上。加快壮大优势产业。实施产业聚集战略,支持烟草、装备制造、食品、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纺织、建材、造纸、盐化工、酿酒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力争全年完成技改投入230亿元,增长30%以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规划引导,落实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加强招商引资。全年引进内外资金240亿元以上,新上投资过亿元工业项目15个以上。继续推行一把手招商,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高招商实效。依托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资源,搞好珠三角、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的招商,把招商重点放在上市公司、大企业集团和战略投资者上。注重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优先引进税收贡献多、就业容量大和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好项目。

  壮大民营经济。放宽民营投资领域,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商贸流通、社会发展等领域的建设经营。加大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民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立总额2.6亿元的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完善和落实促进企业上市的政策措施,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切实减轻民营企业负担。鼓励全民创业,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

  各位代表!民营经济就是富民经济,为人民谋福祉是政府的天职。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思路、更加创新的政策、更加主动的作为,让人民群众创业创富的潜能充分地释放出来,让老百姓的“荷包”实实在在地鼓起来!

  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标准农业、合作农业大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

  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全面完成农业主导产业生产技术规程的修订,逐步实现农业操作有规程、过程有记录、产品有标识、市场有监管、质量可追溯。建设农业标准园区,积极发展高效管理、集约经营、特色鲜明的园区农业,建设标准化示范园区12个,示范面积50万亩以上;按照标准化的要求,推进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抓好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稳定种植面积,提高综合产能;实施“菜篮子”工程,加强蔬菜基地建设和质量安全管理;继续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新增“三品”认证60个以上。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和加强农产品加工专业园区、标志性企业、重点项目建设,新增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以上。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抓好农机推广运用,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检测等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抗灾减灾意识,抓好防汛抗旱工作,做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和森林防火,确保农业安全。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办好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组建柑橘、茶叶、生猪、家禽等产业联合社,支持各县市区试办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0家以上,努力把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成农业农村发展的建设平台、营销平台、服务平台和投融资平台。

  加快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加强农村公路特别是断头路、安全饮水、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20万亩以上。继续实施镇村同治,按照普惠扩面的要求,扩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范围和受益人口。开展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庭园清洁工程,启动市到县城主干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环境净化、房屋美化、村庄绿化、路街亮化。完善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长效运行机制,加强后续管理,确保长期受益。

  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林业投融资体系,规范林地林权流转。完成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管。执行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地方储备。抓好移民工作,加强扶贫开发。积极化解乡村债务,重点化解“普九”其他债务、农村基层干部垫交农业税债务。扩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完成第八次村委会换届选举。

  ┆

  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现代金融业。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力争民生银行、华融湘江银行落户常德。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新增银行贷款70亿元以上。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组建村镇银行,发展证券、期货、保险、担保、小额贷款、融资租赁等行业。继续推行农业政策性保险。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发展的能力。加强征信体系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创建省级金融生态达标市。

  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常德综合物流园、城东物流园、德山物流园、桥南物流园和各县市物流中心建设。大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积极推进大型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剥离物流业务,组建专业物流公司,整合提升邮政、烟草、粮食、钢材等行业物流。加强物流信息综合平台建设,优化物流供应链,提高物流业发展水平。

  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化资源为依托,发展文化创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健身、文化娱乐、工业设计等文化产业,培育引进一批重点文化企业,培养引进文化产业领军人物,打造文化知名品牌。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开发和利用,推进民间文化发展。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高水平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对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以及重点文化产品给予支持。

  发展旅游产业。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抓好桃花源、柳叶湖两大核心景区的开发建设。提升夹山、城头山、汤家岗、嘉山等历史文化旅游景点,花岩溪、壶瓶山、太阳山、太浮山、黄山头、西洞庭湿地等自然生态旅游景点的建设运行水平,加强林伯渠故居等红色旅游景点建设。实施旅游项目建设“双十”工程。开发建设一批休闲旅游产品,拓展会议会展、乡村旅游等领域。落实旅游产业扶持政策,发展壮大旅游企业,开展星级饭店、等级旅游区、星级旅游点等旅游品牌创建。加强旅游宣传促销,精心组织第二届中国常德桃花源旅游节。

  发展其他服务业。健康发展房地产业,落实国家房地产政策,提高开发水平,改善物业服务,规范市场管理,加强住房公积金归集和管理,稳定和扩大住房消费。巩固提升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水平,发展电子商务、医疗保健、信息咨询、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培育和释放消费需求。通过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途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居民消费预期。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加快培育教育、医疗、老龄服务等消费热点,推进消费结构升级。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物流园区、商业中心、配送网络、便民服务为重点的消费载体,着力打造消费平台。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拓展农村消费。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强化消费维权,加强市场监管,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5、大力建设现代城镇

  突出规划引领。编制市城区高速公路环线内480平方公里概念性、控制性规划,加强城市水系、综合交通体系和物流园区规划,强化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塑造城市风格。加快编制各县市城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形成发展的个性和特色,以规划引导县城高起点快速发展。加强小城镇和村庄规划编制。

  扩大城市规模。按照“一江两岸、一城四区”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加快建设江北城区北部新城、西部新区、东江片区,积极推进江南城区、德山城区扩张延伸,进一步拉开路网骨架。以加快形成新的城市发展极为目标,推进教育、医疗、行政等标志性公共工程建设,聚集新区人气,带动新区开发。江北城区今年新开工城建项目50个,续建77个,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完善城市经营体系,搞好土地储备开发,盘活城市有形无形资产。抓住国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机遇,瞄准快速发展成为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目标定位,以路网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拉动县市城区扩容发展。

  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市创建,巩固创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力争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下大力解决市城区部分小区灯不亮、路不平、水不通的问题,按照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全面完成改造任务;下大力解决市城区中心区域出行难的问题,实施公交优先,启动城市快速公共交通工程,加强停车站场建设;下大力解决城市大建设过程中的规范管理问题,加快工程进度,加强城市卫生保洁和市容秩序管理,突出抓好渣土车、施工车的管理,继续抓好控违拆违,进一步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改善人居环境。积极引导和支持各县市开展城市创建工作。

  健全城镇体系。重点支持发展工业镇、商贸镇、旅游镇、省际口子镇等特色小城镇,扩大城镇规模,增强吸纳能力。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着力解决农村进城人员劳动就业、工资待遇、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促进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强化社区服务。创新城镇社区管理,完善社区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在拓展就业再就业、落实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维护社会治安、抓好计划生育、组织文教卫体服务等方面的基础作用。支持社区基础建设,改善社区工作生活条件,抓好改制企业社区解困。

  ┆

  6、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把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努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实力。

  切实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适应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帮助县市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适应扩权强县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落实行政审批下放事项,支持县一级放开发展、放手发展。适应以市带县的要求,加快市到县快速交通体系和县域之间的交通网络建设,下大力引进能够带动县域发展的产业项目和区域总部,扩大对县市区企业发展的担保支持,引导和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对县市区发展的信贷投入。今年,市财政支持县市区发展的专项资金额度不减,采取以奖代投形式,重点支持农田水利、环境整治、农业标准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项目。

  充分发挥县市区的主观能动性。县级政府要切实肩负起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责任,自加压力,不等不靠,积极作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县城和中心镇做大做实,充分发挥城镇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特色经济的支撑作用;大力启动民间资本,发展中小企业,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主体作用。

  重视和关心基层工作。支持乡镇机关改造,相关扶持政策延长一年,争取两年内完成改造任务;加大乡镇公务员津补贴保障力度,年内县市区财政按政策标准实行打卡发放;巩固村级低限运转经费保障成果,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争取村平达到5-6万元,开展社区运转经费保障试点,对乡镇机关低限运转保障给予支持。

  各位代表!常德是九个县市区和六百多万常德人民的共同家园。常德强,必定带动县域强;县域兴,必定带来常德兴。让我们携起手来,朝着这个目标,奋勇前行!

  7、大力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进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基地。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园区、专业合作社聚集,加快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建设,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逐步在每个产业内部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金融资本与创新要素有效对接,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管理能力。继续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年内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20%以上。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高中阶段教育成果,加强重点职业学校和重点专业建设。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支持文理学院申办硕士点,支持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申办常德技师学院和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加快和规范发展学前教育,全面落实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积极兴办公办学前教育,进一步规范和扶持民办学前教育。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特殊教育发展。加大高水平教育机构引进力度。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规范教育收费,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继续推动帮困助学。

  着力建设人才强市。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积极引进和大力培养高端专业技术人才、高层经营管理人才、高级金融人才。加强技能人才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合格的员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和致富带头人。努力为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搭建平台和提供良好服务。

  8、大力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保护。抓好目平湖、珊珀湖、黄石水库、津市西湖等重要水域和湿地保护,加强穿紫河、柳叶湖等城市水域的保护和治理,开展沅水、澧水河道采砂秩序专项治理。有效控制城市大气、噪声污染,加强农村面源污染和畜禽集中养殖污染治理,继续推进水库和河湖禁止投肥养殖。抓好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和矿产资源,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加大生态县、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力度。

  发展循环经济。引导和支持重点企业建设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推广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鼓励企业建立循环经济联合体,推行产品生态设计,强化原料消耗管理,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和物料循环使用。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推进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建设一批循环农业示范区。

  推进节能减排。继续实施限制类和淘汰类企业差别电价政策,淘汰建材、化工、造纸、食品等行业的落后产能。严格环评审批,严禁高能耗、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上马。突出抓好重点工程、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推进全民节能减排,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

  9、大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增加群众收入。落实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努力提高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收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强化财税收入征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民生改善、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

  扩大社会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年内平台建设达标率达到60%。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保护和提高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鼓励自主创业,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抓好就业援助,继续开展百场免费招聘活动,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失地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强化社会保障。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年新增各类保险参保100万人次以上。继续抓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推进城镇居民生育保险,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稳妥解决“老工伤”问题。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城乡低保标准,解决好低保边缘户和低收入群体临时生活困难。重视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强化农村敬老院建设和管理,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搞好优抚安置,支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加强公共卫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统筹地区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血吸虫病。下大力引进高水平医疗机构。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培养一批乡村和社区全科医生。落实中医药发展的各项政策。狠抓医疗机构监管和医德医风建设。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发展各项事业。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启动“六五普法”,加强公民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精品创作,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继续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活动,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抓好外事侨务、人防、民族宗教、方志、档案、保密、对台、气象、地震、科协、残联等工作。发展老龄事业,关爱老年人。重视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工作。

  维护安全稳定。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和协调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强化信访工作责任,加强市县两级信访接待中心建设,对信访突出问题实施专项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隐患排查整治,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推进科技强警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

  办好十件实事。全面完成省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任务。全力办好市十件实事:①新增城镇就业5.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对所有城镇零就业家庭实施就业援助。②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增参保80万人。③城镇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15元,达到178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12元,达到78元。改建扩建农村敬老院20所,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标准达到每年1500元。④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30所。⑤新增廉租住房8000套,新增租赁补贴2000户;改造城市棚户区5560户。⑥新解决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压减珍珠养殖面积5万亩,规范珍珠养殖面积6万亩。⑦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建设蔬菜标准化基地5万亩;蔬菜农残超标率控制在6%以内;确保不发生重大群体性食品中毒责任事故。⑧改造市城区4个敞开式小区基础设施并规范物业管理,改造县市城区敞开式小区6个(澧县、津市、临澧、桃源、石门、汉寿各1个);改造市城区小街小巷70条,县市城区小街小巷40条。⑨改造新建市城区农贸市场12个,改造新建县市城区农贸市场7个。⑩硬化农村公路1000公里,改造国省干线公路危桥15座、县乡公路危桥15座。

  10、大力推进人民满意政府建设

  全面推进亲民政府、法治政府、诚信政府、高效政府、节约政府、廉洁政府建设,重点在转变职能、公正执法、创造环境、改进政风上下功夫、见成效。

  在转变职能上下功夫、见成效。努力做好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对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事项,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论证,使政府的各项决策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努力做好阳光行政。全面推行重大决策公开、政策事项公开、行政审批公开、便民服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努力做好简政放权。全面落实省市人民政府关于下放、取消行政审批项目和办事服务项目的决定,全面推行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内部相对集中,全面深化联合审批“四项制度”,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努力做好公共服务。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把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集中到促进公共服务上来,保障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在公正执法上下功夫、见成效。今年,在全市政府部门集中开展“公正执法年”活动,突出抓好五件事:一是全面落实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严格规范行政裁量权。二是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对行政执法过错按要求追究到部门、单位和个人。三是开展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使每一项行政权力运行有章可循。四是在市直行政执法部门开展行政执法公开评议。五是在市直部门确定100个重要岗位,开展行政效能监察。

  各位代表!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政府部门带头守法、公正执法是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盼。我们要带给人民群众的幸福梦,既是生活富裕的黄金之梦,更是社会公正的阳光之梦!

  在创造环境上下功夫、见成效。我们要创造宽松优越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强化政策落实,打造政策洼地,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和生产要素向常德聚集。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各种形式的“三乱”行为,坚持不遮掩、不迁就、不放过,一经发现,一查到底,让市场主体放心经营、放胆致富。创造安宁和谐的建设环境,对强行参工参运、串标围标、欺行霸市、违法建设等扰乱经济秩序的行为,坚持集中治理、整体联动、重拳出击,切实为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保驾护航。创造重商亲商的人文环境,在全社会倡导尊重纳税人、善待企业家、保护投资者,形成能人创企业、群众创家业、干部创事业的浓厚氛围。

  在改进政风上下功夫、见成效。重点解决执行力和责任心的问题。政府的所有工作,都要做到有思路、有行动,有布置、有检查。安排的每一项工作任务,都要做到找得到责任单位,找得到责任人。所有承担责任的人员,都要做到亲力亲为,实打实干。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所有政府工作人员,都要清正廉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以风清气正的形象取信于民。

  政府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我们一定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建立和完善社情民意办理反馈机制,虚心听取和采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努力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和投资者看得起、信得过、靠得住的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常德的发展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我们的使命崇高而神圣,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努力开创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的新局面!

归档时间:2024-03-25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