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思路

2019-12-31 21:00
阅读次数:
字号:【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发展保障更加有力。一是规划保障成效显著。精心谋划空间规划,完成市本级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和现行空间规划实施评估等前期工作;编制《常德城市色彩规划》《常德高铁枢纽站交通组织规划》《常德市中小学、幼儿园专项规划》《常德市江北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常德市城东新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各类规划50余个;超额完成全市镇村规划编制工作任务,实际完成51个镇(乡)规划、901个村庄规划编制,桃源县黄婆店村村庄规划被评为全省优秀范例,并推荐至自然资源部参评;优化完善常德高铁枢纽站站房概念设计方案、高铁新城概念方案,切实发挥了规划的“龙头”作用。二是用地保障成效显著。着力破解用地指标瓶颈,实施全省最大规模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空心房”整治工作,拆除“空心房”14306栋194万平方米,实施项目63个5.3万亩,确认增减挂钩指标4.9万亩,是前十年全市总和的2倍,其中市本级10145亩,超额完成增减挂钩和“空心房”整治“三年行动、一年攻坚”工作任务;合理安排用地报批时序,争计划、调规划,跑部进厅、专人跟班,全市批回建设用地158宗2万亩,其中市本级批回建设用地56宗5296亩,项目用地做到应保尽保;征地拆迁控违拆违“春雷行动”完美收官、“冬季攻势百日会战”全面开战,全市完成征地1.4万亩,拆迁6057户、189.89万平方米,其中市本级完成征地8412亩,拆迁4972户、158.25万平米,同比增长196%、179%、176%,确保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建设。三是收益保障成效显著。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出让机制,渠道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管理规范化。举行2019年“大美常德·城市花园”首届地产招商推介会,强化土地招商推介和供应,全市出让土地1785宗2.05万亩,成交价款243亿元;其中市江北城区出让土地61宗2842亩,成交总价款84.15亿元,加上强力追缴恒大公司土地出让金欠款及其他协议出让价款收益,完成土地净收益62亿元。

(二)资源保护更加有效。一是耕地保护效果好。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的耕地保护责任,与各区县市政府(管委会)签订耕地保护工作责任状,分解728万亩耕地和61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管护责任,一级督一级,层层抓落实,耕地保护数量、质量位居全省第一;严格实行“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制度,连续19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全力做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工作,54个补充耕地项目通过省自然资源厅指标确认,共确认耕地数量指标1.46万亩、水田指标3.36万亩、产能指标2005万公斤,超额完成今年补充耕地计划任务。二是矿产资源管理严。严控采矿权新设,不准开的坚决不开,能关停的坚决关停,要治理的坚决治理;发布市级发证采矿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完成141家省市发证矿山的储量登记统计,遴选上报9家绿色矿山;顺利推进城市地质环境调查,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专项整治工作,持续督促鼎城区石板滩石煤矿遗留采坑治理、石门县青峰地面塌陷隐患综合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逐步好转。三是执法监察力度大。整合原国土、规划的执法监察队伍力量,切实加大执法监察力度,组织开展控违拆违“春雷行动”,拆除(处置)违法建筑1576宗、25.2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6%;积极查处土地矿产违法违规案件,及时处理各类违法线索152条,直接查处4件案件,挂牌督办8件案件;有序开展“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扫黑除恶、违建别墅清查整治、闲置土地清理等专项行动;强力推进卫片执法检查,被省自然资源厅推荐作为全省唯一市州接受全国30多家省级法制(治)报社采访并推介。

(三)民生服务更加有方。一是“放管服”改革有速度。在全省率先施行“多测合一”,涵盖工程建设项目的全流程、全领域,切实为工程建设单位降低了成本、压缩了时间、减轻了负担;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级地质环境备用金退还工作,涉及矿山企业185家,涉及资金3700余万元,既规范了程序管理,又缓解了企业压力。二是不动产登记服务有温度。“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金融”改革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已与14家银行签署了电子证照互认协议,设立银行服务点56个,受理抵押业务1.1万宗,占总量的99%;不动产电子证照在线推送项目被省不动产登记中心列入全省试点,正在快速推进;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第一批公布3项,第二批申报7项,占审批事项60%;推动不动产登记下基层,在市城区设立芙蓉街道、芷兰街道、七里桥街道、永安街道等4个基层办证点,打通方便群众办事的“最后一米”;着力化解问题楼盘办证遗留问题,已解决新邦壹品、东方美景二期等61个问题楼盘的不动产登记工作,受到群众好评。三是地质灾害防治有力度。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预警预报、值班值守、演练培训、应急处置等工作,荣获“你知我知·湖南省地灾防治知识电视大奖赛”第二名;实施完成39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在11处重点隐患点安装自动监测预警设备,治防并行,成效明显;今年来,全市共发生23起地质灾害,其中滑坡13起、崩塌9起、地面塌陷1起,汛期紧急转移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77人,未发生1起人员伤亡事故,连续三年实现“零伤亡”。四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有深度。开展八大主题活动,推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市人大代表调研走访反馈的40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实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项目1834件,按时办结率100%;收取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4.24亿元,参与建设项目联合验收71件次,所有项目均按公开程序进行审批,无投诉,无违纪,无红、黄牌记录。

(四)基础管理更加有序。一是测绘地理信息管理进一步规范。切实强化测绘行业监管,组织测绘资质巡查与测绘地理信息质量监督抽检,稳步开展测绘标志巡查与维护工作,建立数据共享服务机制,提升了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数字县域建设基本完成,智慧常德时空大数据平台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二是服务重点项目水平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告知制等管理制度,建立重点项目服务领导小组,将规划设计、土地报批、征地拆迁、土地供应责任到人、细化到天,实行“一条龙”服务,高铁新城配套道路、三大市场、城市双修项目、医院学校等一大批项目服务到位。三是综合管理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第三次国土调查推进有力,全市三调成果全部通过国家级核查,武陵区是全省首批提交国家级核查并率先通过的县市区之一,澧县是全省通过国家级核查中差错率最低的县市区(仅有0.01%的差错率);组织开展“月学一法、全员学法”法治教育,建立《局领导出庭应诉工作规定》和行政执法四项制度,依法行政意识普遍增强;严格执行财经纪律,非税征管、部门决算、内控建设、绩效评价位居全市前列,“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财务保障全面到位;打造“法制信访”“阳光信访”,办理来电来访网上信访及交办件938起,没有发生群体事件和恶性事件,没有出现因工作不力导致非正常越级上访现象;规划展示馆更新改造全面启动;平安建设、综合调研、宣传、工会、老干等工作有序开展。

(五)队伍建设更加有为。一是狠抓了机关党建工作。认真制定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强力抓好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落实,开展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活动,重新组建6个机关党支部,成立5个扶贫临时党支部;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放在总揽全局的高度,紧扣主题主线,聚焦主业主责,明确25项规定动作、29项自选工作,并配套出台具体方案和专项整治方案,形成“1+6+10”模式,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实施。二是狠抓了学习教育培训。开展“全员学业务、全面强素质、全力促融合”活动,经验做法在全省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形成了示范,受到省自然资源厅主要领导的高度赞誉并向全省推介。摘选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业务知识要点,建立应知应会知识题库,编印“三全”系列丛书,采取自学、领学、教学等方式,通过阶段性测试、差异性考试、总结性考核等举措,现已组织集中学习3次、考试2次,以考促学,以学促行;选派85名干部参加部、省培训,组织全局系统41名职工参加工勤岗位考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三是狠抓了干部人事管理。作为率先挂牌、率先到位的市政府工作部门,对工作职能进行了优化,对科室职责进行了调整,对科室人员进行了补充,确保了工作更加顺畅、审批更加高效;完成局机关53名干部职工转隶工作,推荐提拔(重用)4名副处级干部,提拔任用2名科级干部,选派1名援藏干部,完成4名科级干部任职转正,引进招录事业单位人才9名。四是狠抓了党风廉政建设。召开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安排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认真落实 “两个责任”谈话制度,累计谈话478次、1800余人次,贯彻教育为主、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组织管理和监督;组织实施队伍建设“五大工程”,开展以廉政为主题的诗书画影展、“大地情·清风颂”主题晚会等廉政文化活动,开展警示教育活动2次,涵养廉洁氛围;开展“包包烟、家常饭、工作餐”专项整治和作风建设专项督查,下发通报4期,约谈11人次,诫勉谈话3人次,干部职工作风明显好转。在全系统组织开展“廉政家访”活动,进家门、访家情、聊家话、解家难,充分了解掌握干部职工8小时外的生活圈、交友圈、人情圈,系统融合更加紧密。

三、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重点做到七个“突出抓好”。

(一)突出抓好职责履行。认真落实“两统一”职责(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贯彻好中办、国办《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履行所有者职责、落实所有者权益;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等重要发展理念,切实抓好耕地保护,扎实开展砂石土矿专项整治,有效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着力建设绿色矿山;全面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

(二)突出抓好多规合一。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和中央、国办《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按照“11510”框架体系,尽快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全力打好“多规合一”改革攻坚战;组织编制常德市“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第四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等;全面完成镇村规划编制民生实事,实现镇村规划全覆盖。

(三)突出抓好体系建设。着力构建自然资源和规划监测预警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自然资源资产权益保护和开发利用体系、生态保护修复体系、自然资源和规划执法监督体系五大体系,全面整合信息化建设,形成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和三大支撑,提升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水平,推动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突出抓好用地保障。持续推进全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暨农村“空心房”整治,积极向上争取用地计划指标,力争全年批回建设用地2万亩以上;打好打赢征地拆迁控违拆违“春雷行动”“夏季风暴”“冬季攻势”三个“百日会战”,确保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和生态环境项目等项目及时落地;打造地产招商推介品牌,加大土地出让力度,确保全年完成土地收益60亿元以上。

(五)突出抓好依法行政。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做好做细做实,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开展规划编制、报批、调整、实施等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继续保持市城区控违拆违势头不减、劲头不松、节奏不变,增量零增长,存量负增长;以更大的力度抓好违法用地查处、闲置土地清理处置等工作,组织开展好卫片执法、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零约谈、零问责。

(六)突出抓好民生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整合归并审批服务职能,流程再造,时限再减,全面落实“一件事一次办”“最多跑一次”,让办事群众和市场主体分享改革红利;推动不动产登记服务内容全面延伸,基本完成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颁证工作,积极推进林权不动产登记,着力解决市本级国有土地自建房不动产登记等遗留问题,切实便民利民;抓好智慧常德时空大数据平台项目建设,深化“多测合一”工作,提高测绘地理信息质量服务水平;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提升监测预警、综合防治能力;进一步抓好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做好国有储备地块垃圾倾倒、焚烧和农拆项目倒房施工现场垃圾焚烧、扬尘污染问题的管控,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完成规划展示馆更新改造工作,推介新常德,展示新形象。

(七)突出抓好党建工作。坚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设队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住廉洁从政底线。以党建促业务,以党建促工作,以党建带队伍,团结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有诗有书地学习,有声有色地工作,有情有义地交往,有滋有味地生活,让全系统干部的敬业精神、专业技能、创业本领、职业品德成为一流,锻造一支家味浓、家规严、家风正的自然资源和规划团队。

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19年12月31日     

归档时间: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