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类
同意公开
常政建复〔2024〕05号
省文化和旅游厅:
张业梅委员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交的0895号《关于加强区域协同聚焦将常德打造成湘西北集散地的提案》收悉。现将我市意见函告如下,请一并答复委员:
一、进一步夯实合作基础,建设湘西北文旅集散地
1.充分认识常德区位优势。在《湖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常德市被定位为“长常张”核心旅游发展轴的关键节点,是具有滨湖特色的区域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常德市连接张家界、湘西、怀化、邵阳等地,以武陵源、桃花源、老司城、凤凰古城、崀山、洪江古商城、万佛山·侗寨等景点为核心,做精观光度假、民俗体验、研学旅行等旅游产品,构建世界一流的民族文化旅游带。同时,常德市还处在湘鄂渝黔武陵山文化旅游联动区,以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和武陵山片区为纽带,主打“生态旅游牌”“少数民族牌”和“乡村振兴牌”,推动武陵山片区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发展,打造国内外知名的生态经济联动区、土家族苗族侗族旅游经济联动区。此外,从旅游客源市场的走向来看,常德市也是长株潭客源市场和从长沙出入的省外客源市场进入湖南龙头景区张家界以及湖南最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小镇凤凰古城的必经之地。
2.升级打造湘西北精品旅游线路。湘西北区域旅游合作有基础,早在2015年8月,常德、张家界、湘西州三地市政府就共同签署了湖南“金三角”旅游联盟合作盟约,推出了“张家界看山、常德玩水、湘西怀旧”主题线路产品。常德依托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以柳叶湖、桃花源、乌云界、夹山寺、壶瓶山等景点为核心,以常张高速、常吉高速、319国道等交通干线为发展轴,形成了西接湘西、北连张家界的世外桃源休闲线路。近年来,湘西北三市州发展壮大文旅产业,特色资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积极引导、指导三地文旅企业打造、推出了主题各异、特色鲜明的精品旅游线路。近期,常德市还启动了针对长株潭及张家界等周边旅游市场的走访推介活动,对常德旅游线路、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宣传与推广,介绍常德市旅游促销奖励政策,实现互送客源,促进合作共赢,目前已达成将常德纳入张家界黄金游线的合作意向。
3.持续营销湘西北文旅资源产品。发挥资源优势,形成“走进湘西北探秘山水城”旅游品牌。以精品线路为主体,有效串联各个能够整合的景区景点,抱团营销、联合招商、联合推介,以重点节庆和节会活动为引导,帮扶区域文旅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张家界国际影响力,大力发展湘西北入境旅游市场。积极发挥湖南“一带一部”区位优势,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立健全“五外”营销机制,联动拓展国际旅游“朋友圈”。打造“四站一场”宣传阵地,运用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研判,利用公共交通场所客流集中的特点,聚焦式投放文旅品牌形象宣传资料,让游客落地即看遍湘西北“醉美风景”。融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健全传播体系,构筑宣传矩阵,适时推出湘西北营销专版专题,创新宣传营销方式,拓宽传播推介渠道,着力把短期内形成的流量热度转化为持久的文旅市场热潮。
二、进一步推进产业融合,优化湘西北协同发展路径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不搞单打独斗、各自为战,是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当前产业发展形势,必须做好科学研判,优化发展路径,推动湘西北区域文旅经济协同发展。
1.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常德市将发挥湘西北门户的地理优势、发展稳健的服务业优势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资源优势,打造湘西北文旅集散地。张家界、常德同属“湖南五张名片”牵头城市,在全省着力打造“奇秀山水名片”“农耕文化名片”的工作加持下,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位推动,促成湘西北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实施,适时开展调研活动,制定湘西北区域旅游合作规划,用好用活国省区域发展扶持政策,布局区域文旅产业重点项目。
2.强化资源整合开发。加强对湘西北旅游市场需求的摸底、调研,以游客体验感、舒适度为开发方向,整合优势资源、提质升级产品,支持、鼓励文旅企业研发、投放、推送特色各异、市场互补的文创产品和精品路线。积极推进城头山农耕文化名片打造工作,重点建设研学基地和澧阳平原线路展示中心,其中研学基地已完成三中、城头山小学资产拨划,并初步确定了投资人;体验展示中心已完成设计招标、展陈大纲和概念设计,正逐步上报上级审定。同时,正在向上级文旅部门申报,请求支持我市万里茶道石门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积极争取资金支持。
3.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并推行“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跨界融合发展模式,坚持科技赋能文旅产业,以张家界百龙天梯公司、湘西山谷居民公司为示范,培育津市市灵犀茶油庄园等景区创建“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利用5G、AI技术、音视觉及灯光特效、4D投影等高科技手段,创新推出《桃花源记》《柳叶船说》《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九歌山鬼》等沉浸式文艺演出;加大对精品旅游民宿的建设开发力度;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丰富湘西北区域文化旅游产品,培育文旅产业新模式、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三、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助推湘西北旅游集散地高质量发展
1.完善湘西北智慧文旅体系。想要游客在常德“聚得拢、散得开”,需要有便利的交通和优质的服务,需要构建成熟完善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依托湖南智慧文旅指挥调度平台及“又湘游”服务平台,着力完善“一码游常德”营销小程序,搭建常德文旅体智慧监管平台,串联张家界、湘西州智慧文旅平台,实现湘西北区域行业管理、产业监测、指挥调度、公共服务的网络化、信息化、智慧化。
2.促进区域旅游交通发展。开辟旅游车辆“绿色通道”,在车辆行驶、停靠时提供便利,保证区域内旅游车辆能便利、快捷进出。支持接待团队游客的旅游运输车辆在机场、火车站等指定区域临时停靠,旅游运输车辆有轻微违法行为的,实行首次免罚和先放行再处罚。
3.营造和谐文明旅游环境。构建“标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和服务保障体系,统筹推进质量服务提升、旅游人才培育和市场监管优化工程。积极倡导文明旅游,持续开展“游客满意在湖南”行动和“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和谐文明的旅游大环境。
常德、张家界、湘西州黄金三角旅游联盟合作有内容、有基础,但在目前发展形势下,仍面临着制度、产业、市场、人才等诸多方面的制约,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持续推进湘西北文旅合作机制建设。通过整体策划、线路设计、产品设计,大力发展常德、张家界、湘西优势文旅产业,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发挥湘西北文旅集散地的虹吸效应和辐射效应,推动湘西北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文旅事业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常德市人民政府
2024年5月13日
联 系 人: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陈晓妆
联系电话:0736-7256310
抄 送:省政府办公厅(2),省政协办公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