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03-06 16:00 来源:津市市人民政府网站
阅读次数:
字号:【

——2023年2月1日在津市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津市市人民政府市长  彭子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一年,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稳中求进做自己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面对超预期的国内外形势变化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扎实推进“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和“六大专项行动”,始终以“6+3+1”重点工作为抓手,向上向前、顶压奋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量质齐升,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全省、常德平均水平,交出了一份极不容易、好于预期的答卷。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和7.9%。向上争资达30.56亿元,首次突破3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表彰激励,奖励资金2000万元。“五好”园区、科技创新、河湖长制、自然资源、信访等6项工作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表彰激励。综治民调排名全省第1。

——过去一年,我们坚定不移抓园区、兴产业,不断夯实经济的底盘。“五好”园区评价好。优化园区绩效考核体系,“项目为王、亩均论英雄”的指挥棒作用更加凸显。出台产业人才奖励办法,启动污水处理提质、电力有效供给等十大配套,着力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加强用地保障,完成土地报批1200亩,提前完成征拆1000亩。引进中国化学投资建设运营化工园区,16.43亿元的绿色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成功落地,顺利通过化工园区安全风险复评,率先成为全省C级化工园区。高新区获批全省绿色示范园区。“五好”园区建设典型经验做法被省政府综合大督查通报表扬,并获得毛伟明省长、陈飞副省长肯定和签批。产业发展来势好。生物医药深耕产业细分领域,着力打造隐形冠军,皮质激素产能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70%,高端性激素产品处于国内外市场垄断地位,酶制剂等新产品不断涌现,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增长47.1%。精细化工加快布局化工新材料领域,先后引进瑞能华辉、优灿新材料、深圳有为等一批优质项目,阿斯达产销两旺,成为税收过千万企业新成员。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湘澧盐化加速抢占高端盐市场,津东云纺智能化改造减少用工80%,天盛电化引进延链强链高新项目2个。招大培强成效好。完善招商引资政策,组织“沪洽周”招商引资专场推介活动。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6个,协议引资额达83.3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三类500强”项目5个。产业项目建设提速,新开工利尔生物、中联工程车桥等项目28个;德虹制药、慕恩生物、引航生物二期、科益新二期等项目主体工程封顶;新投产鸿健生物、吉祥体育等项目20个。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家。发展壮大县域特色新兴产业做法得到省人大常委会彭国甫副主任肯定和签批。

——过去一年,我们坚定不移抓创新、促开放,不断增强发展的动能。科技动力更强。借力全省首个县级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实施产学研合作57项,评审把关项目44个,落地转化项目15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增长38.7%,增速领跑常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47家,增长166%。金湘猪鬃、嘉品嘉味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全社会研发投入10.75亿元,增长16.4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9.59亿元,占GDP比重排名常德第1。成功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知识产权建设强县。圆满承办2022年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市科技局获评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金融活力更足。全面推进国有“三资”清查处置,有效盘活闲置资产。争取债券资金6.66亿元,增长62.8%。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增速分别达17.9%、31%,均排名常德第1。获评全省金融生态评估A类县,评估结果排名全省第3。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城发集团、嘉山实业获AA主体信用评级。与头部机构联合成立产业基金8支、总规模达46.54亿元,已投资优质项目56个、16.3亿元,所投项目估值增长2.8倍。支持企业上市,新合新股改即将落地,有望成为首家本土上市企业。开放步伐更快。深化与盐田港集团合作,投资7.6亿元的津市港二期散货物流集散中心正加快推进。依托港口优势,投资2.2亿元的机制砂项目顺利投产。获评湖南省县域外贸特色产业集群。开展“送解优”“走解优”行动,完成“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推行“一查二劝三改四罚五公开”涉企执法检查机制,全年留抵退税2.57亿元。高规格评选表彰“十佳企业家”“百优员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获得李殿勋常务副省长肯定和签批,并被人民日报、国家发改委《财经界》、省委《新湘评论》重点推介。

——过去一年,我们坚定不移抓融合、强统筹,不断提升城乡的品质。把街区建精致。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提质,改造城镇老旧小区85个,启动建设公租房397套,新建和改造保障性住房291套。启动常德市首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区建设。万寿苑街区建设成效获住建部住房保障司肯定。105街区建设项目入选住建部老旧小区改造示范联系点。精致街区建设经验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重点推介。把城市管精细。成立大城管委员会,建立完善长效管理考核机制。再次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优化公交线路10条,60台新能源公交车交付运营,城乡居民出门更环保、更便捷。把乡村变精美。全面实施林长制,开展 “我为乡村振兴添色彩”行动,集中造林8000亩、道路绿化165公里,建成美丽庭院示范户4000户。严格落实田长制,完成耕地恢复6500亩,是全省耕地零违法县市区。提速“南北双环”示范带和“五村同创”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毛里湖法开署项目开工建设,德促行项目成功获批。药山镇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新建农村公路35公里,行政村通畅率达100%,获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推进智慧乡村建设,数字乡村平台试点工作被评为全国优秀组织奖。把农业产业抓精准。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建乡村振兴车间24家,解决就业近2000人,“企业+乡村振兴车间+农户”发展模式获得张迎春副省长肯定和签批。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村均收入排名常德第1。培育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2个,新认定“两品一标”认证证书9个。新洲镇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白衣镇藠果产值突破1.5亿元。国家生猪调出大县成功保牌。

——过去一年,我们坚定不移抓民生、办实事,不断提高幸福的指数。疫情防控有力有效。面对复杂疫情形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功应对“10.12”“11.12”“11.20”三轮疫情冲击,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最小代价换来了最大平安。社会事业均衡发展。顺利完成职业中专南迁、新洲小学新建、三中和二小双济校区改扩建,德雅中学在全省率先完成“民转公”改制,一中高考本科上线率创历史新高。启动妇保院异址新建,人民医院新感染楼投入使用,评选首届“十大名医”,获评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县。朱务善生平事迹陈列展建成开放。红二军团指挥部旧址获批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山多彩田园、大关山景区、毛里湖植物园对外开放。毛里湖湿地获批“国际重要湿地”。灵犀茶油庄园、绿岛蓝湾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荆河小戏《兰江渡》成功闯进全国第十九届群星奖决赛。民本民生稳步改善。高质量完成省、常德市及本级民生实事项目。城乡低保、残疾人“两补”等持续提标,特困救助、优待抚恤等有序发放。首次实现医保DIP付费改革。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公建民营。“六位”实事惠民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组织各类专场招聘57场次,帮助企业引才入职3435人。

——过去一年,我们坚定不移抓治理、保稳定,不断加固安全的底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力守护蓝天碧水净土,中央环保督察和“洞庭清波”专项督查反馈问题全部销号,污染防治“夏季攻势”工作排名常德第1。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全面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禁毒人民战争,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推广矛盾调解“三二一”工作法,综治民调测评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1,获评全省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区、平安建设重点推进县市区。市公安局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安全形势平稳向好。持续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展期降息取得实效。严格落实国务院“十五条硬措施”,扎实开展自建房安全排查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整治工作连续3年排名常德第1,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实现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经济损失“三下降”。获评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全省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优秀单位。成功应对1961年以来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的最严重旱情,统筹做好粮食安全、森林防火等工作,实现“大旱之年无大灾”。

——过去一年,我们坚定不移抓自身、树形象,不断优化政府的效能。狠抓政治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贯穿于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常态长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院士专家大讲堂、“头脑风暴”学习活动8期。狠抓法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法治中国建设“一规划两纲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获省委依法治省办实地督查肯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7件、政协提案88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狠抓制度建设。出台政府工作规则、政府常务会议工作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稳妥推进农业、林业、交通、应急管理、自然资源“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狠抓廉政建设。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深入开展“转作风、刹歪风、树新风”专项整治行动和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专项清查行动,持续推进清廉政府建设。坚持“过紧日子”,“三公经费”持续下降,切实兜牢“三保”底线。

栉风沐雨来时路,玉汝于成通坦途!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常德市委市政府和津市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津部队单位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总结成绩是为了更好指导实践,正视差距才能奋起直追。目前,津市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总量不大,大企业、大项目偏少,园区亩均效益偏低;创新主体不多,人才资源不足,创新引领发展的动能还需加强;优化营商环境还存在行政效能偏低、服务不够精准等问题;疫情暴露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基层治理等领域还存在短板,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仍需提高;一些干部抓经济、抓发展、抓落实的能力滞后,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新的一年,我们守正创新、勇毅前行,昂扬奋进再向前

各位代表,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大跨步建设澧水流域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攻坚之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从宏观形势来看,虽然世界格局加速演变,大国冲突趋于激化,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不减,但走出疫情困局、重启恢复经济是发展的主旋律,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五大政策”协同发力,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基本面没有变、更稳固,地方发展必须有信心、有底气。从全省来看,“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纵深推进,“三大支撑八项重点”任务全面铺开,聚焦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科技创新攻坚仗、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等“发展六仗”变为重点,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政策利好,将在县域经济发展上持续发力。从常德来看,“六大专项行动”提速提效,以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为抓手的高质量发展措施,将进一步向县域叠加延伸,我们的发展机遇依然不少。从自身来看,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战略定向,思想人心高度一致,干事创业激情满怀,加上我们的主特产业定位清晰,园区港区来势向好,随着招大培强、科创金融、基础配套等方面的持续加强和显效,我们完全可以实现新一轮的大跨步发展。新征程赋予新使命,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认真做好自己,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就一定能够推动津市迈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常德及津市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工业立市,建设工业强市,强化产业协同,促进城乡融合,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进一步落实“6+3+1”重点任务,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保大跨步建设澧水流域现代化中心城市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5%以上。

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1.紧抓园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始终把“五好”园区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把握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以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集约发展为主抓手,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立市、制造强市。

一是建强园区平台。深入推进“五好”园区攻坚专项行动,抓好产业生态构建“十大配套”,持续降低企业用汽、招工及污水处理成本,提升园区三产服务能力,加快胥家湖路、杉堰路建设,完成化工园区封闭管理、防化消防站、智慧化平台建设。提质专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绿色新材料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坚持“亩均论英雄”,建立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和梯度政策支持体系,创建AB类企业,力争亩均税收增长20%以上。推进园区及化工片区调区扩规,新增化工用地1450亩。加大闲置资产盘活力度,严控新增闲置用地,完成969亩年度处置任务。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园区综合排名、高新区绩效评价分别进入全省前30强和15强。

二是促进产业集聚。坚持规划先行,出台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围绕主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深耕细分领域,重点引进以生物酶制剂、甾体药物、植物提取、医疗器械为主的生物医药项目,以化工新材料、化学制药、合成生物技术为主的精细化工项目,打造技术领先、关联密切、特色鲜明的医药化工产业集群。聚焦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加快推进装备制造、健康食品、纺织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主攻工程车桥、商用车桥、新能源汽车底盘,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车桥生产基地。优化链长制,实施“一链一图”“一链一策”,加快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坚持“项目为王”,落实领导联项目、部门服务项目机制,推动重点项目提速提效,力争年内新开工项目30个,新投产项目20个。

三是全力招大培强。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提高针对性时效性。聚焦主特产业,推进以商招商、科技招商、基金招商,动态更新优质资源名录库,紧盯重点区域和头部企业,深度对接中联重科、中国化学、盐田港、溢多利、新合新等战略投资者,着力引进“三类500强”、总部企业、上市公司及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大力促进“湘商回归”“德商回归”,力争新引进产业项目3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三类500强”项目3个。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新增“四上”企业25家以上,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力争实现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零的突破。

2.紧抓改革创新,全力优化产业生态。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坚持向深化改革要红利、向科技创新要动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津市之力、展现津市之为。

一是科技创新提质。开展省级创新型县市创建。加强与院士专家的对接合作,办好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年会及高峰论坛。深化产学研金用协同创新,建立技术需求库、成果转化库,打通研发、转化、生产闭环,力争引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个以上。强化人才支撑,加强精英人才、实用型人才引进和培养。抓好科创平台建设,力争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个,省级创新平台3个。建设院士专家成果转化基地,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30件以上,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推进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全覆盖。

二是金融扶持提效。全力推进科创金融示范区建设,积极培育本土企业上市。搭建政企银融通平台,推行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潇湘财银贷等金融产品,探索“银政担贷”“专利贷”等试点,打造免抵押、纯信用、低利率等金融服务优势,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的存贷比和工业贷款、制造业贷款的占比。推动嘉山产投转型,用好用活存量产业基金,与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行业头部机构合作设立专业领域基金,推动产业基金扩规提质增效。市财政设立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引入社会资本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实现金融与科技双向赋能。

三是营商环境提标。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以“翻篇归零”的心态,围绕市场主体需求精准施策,持续向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目标迈进。深入开展“降成本、破瓶颈、优服务”专项行动,编制《企业服务指南》,与企业打造“合伙人”关系,实现一站式、流程化、全方位的精准服务。推动审批服务流程再造,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升级版,实现行政审批服务与“五好”园区建设无缝对接。全面推广“湖南营商码”,严格日常监督与年度考核,实行优化环境监督员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动,加大测评及结果运用力度。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坚决把尊重企业家的自觉行为一件一件落实在办事服务、执法检查、纾难解困上。

3.紧抓投资拉动,积极扩大有效需求。把实施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积极释放消费潜力,让企业敢投资、市民敢消费。

一是聚焦基础设施投资。加强政策研判,抢抓“窗口期”“黄金期”,重点围绕产业升级、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绿色发展等领域,精准包装策划优质项目,全力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债券资金,力争向上争资完成30亿元以上,特别是加大非普惠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好光伏发电、电化学储能电站、新能源充电设施等项目,改造升级农村电网。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建好大数据库、社会治理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一库两平台”。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全力推进阳由垸、新洲下垸河道治理,完成关桥坪排区建设、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

二是聚焦交通物流建设。坚持把握流向、增加流量、提升流效,构建交通与物流融合协同、支撑有力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确保津市港散货物流集散中心9月投入运营。挖掘港口潜力,大力发展港口产业和港区经济,力争进入长江中游前10强,打造全国内河港口运营标杆。科学统筹津市港三期规划、临港物流园规划,申报创建海关监管场所,加快推进松虎航道疏浚。持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危桥改造。巩固城乡客运一体化创建成效,启动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创建,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三是聚焦消费活力激发。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发挥主要商超商圈带动作用,加快夜间经济、网红经济等新业态发展。加强电商聚集区、直播基地建设,支持产品上线营销,培育孵化电商市场主体10户以上。整域推进“南北双环”“五村同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优化景点线路,聚集景点人气。举办消费节等系列节庆活动,开展“津市人用津市造”“津市人游津市景”活动。

4.紧抓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城市更新,致力乡村振兴,推进绿色发展,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推动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

一是城市建管向精致精细发力。高标准编制“一县一策”方案,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统筹城市发展。进一步完善津港新城规划,大力引进优质市场主体,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巩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加快推进精致街区建设,探索小区自治管理新模式,建好更多“15分钟便民生活圈”,启动公租房建设500套以上。推进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抓好城镇老旧管网改造和城市基础功能设施常态化维护。用好特许经营权,推动供水供气、城市信息化、停车位等项目市场化运营。深化大城管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城市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空间。

二是乡村振兴向富民强镇发力。全面落实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05万亩,新增耕地3000亩,旱改水5000亩,耕地恢复6500亩,坚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建设南北特种养基地、牛肉米粉专用早稻种植基地、藠果半成品加工厂、食用菌产业示范推广平台、省棉科所新品种示范基地,打通产业发展关键节点。深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五条措施”落实落地,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0%以上。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我为乡村振兴添色彩”行动。

三是城乡融合向绿色发展发力。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夏季攻势”,确保生态环境反馈问题动态清零。实施澧水干支流及西毛里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确保国省控断面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加大油烟、扬尘、秸杆焚烧管控力度,确保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6.4%以上。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确保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全面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努力让蓝天碧水净土成为津市最靓底色。

5.紧抓民本民生,着力增进群众福祉。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提升教育卫生文化水平,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是突出教育优先发展。持续优化教育布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聚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推进“双减”工作,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一小整体搬迁,确保秋季开学投入使用。着力改善办学条件,逐步推进中小学空调全覆盖。深化一中与重点名校合作办学,力争高考质量实现新突破。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职业中专联合培养紧缺性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二是提速健康津市建设。推动医疗卫生系统改革,深化“三医联动”,实质性推进医共体、医联体建设。确保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新妇保院投入使用,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健全绩效激励机制,着力建强医疗人才队伍。完善定点医药机构基金监管网,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效衔接。坚持保健康、防重症,落实“乙类乙管”防控要求,聚焦特殊人群、农村地区、重点机构,确保有序衔接、平稳转段。

三是精心塑造津品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加大非遗保护与传承力度,整合串联地方特色旅游、红色旅游资源,推动文农旅深度融合。加快推进药山景区改扩建工程,毛里湖植物园全力争创国家4A景区,力争工业博物馆10月开馆。广泛开展“欢乐津城”“书香津城”“活力津城”等群众性活动,策划开展城市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加快地方文化和民间艺术繁荣发展。

四是推动民生事业发展。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0人以上。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集中供养、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服务水平。强化城乡低保、残疾人、特困群体保障能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

在全面完成省、常德市重点民生实事基础上,突出抓好本级10件重点民生实事。前期,我们广泛征求意见,收集整理了12件备选事项,提请本次会议票决。分别是:1.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2.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洞庭湖重点地区排涝能力建设项目;4.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5.澧水二桥辅道建设项目;6.公共视频应用体系能力提升项目;7.城市书房建设项目;8.一小搬迁改扩建项目;9.家庭养老床位建设项目;10.精致街区提质项目;11.重症病例救治能力提升项目;12.农村道路提质项目。

6.紧抓风险防控,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强化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坚持居安思危、标本兼治,坚决对各类风险隐患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应对有效。

一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确保各项帮扶政策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盘活国有“三资”,做大做强城发集团。坚持遏增量、压存量,坚决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全面落实保交楼政策,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统筹做好惠民惠农资金专项整治、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治、极端天气应对等工作。

二是盯紧看牢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压实“四方责任”,坚决守牢不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底线。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自建房等领域专项整治,持续开展“强执法防事故”“打非治违”、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动。推进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持续抓好消防救援工作。建立健全“两个责任”工作体系,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

三是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着力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体系。坚持把信访问题破解在基层、化解在一线,争创国家级信访“三无”县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完善“一村一警”警务机制和“135”快反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津市、法治津市。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站稳政治立场,坚守人民主体地位,忠实践行为民初心,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提高站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讲政治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坚决做到党委有部署、群众有需求、政府有行动。

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履职树形象。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升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履职能力,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好人大议案、人大代表建议与政协委员提案,坚决把人民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创新审计模式,将重大项目稽查职能与审计监督职能有机融合。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工作,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坚持担当作为,实干创新促发展。强化创新发展、求变应变的思维,以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争资争项三项重点,加快推进财税金融、农业农村、文教卫等方面改革力度。营造真抓实干、创先争优的氛围,各项工作年初建台账、一月一结账、年底结总账,领导干部到一线盯项目、盯进度。健全正向激励、容错纠错的机制,为担当者担当,让出力者出彩。

坚持清正廉洁,持之以恒转作风。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控和压减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持续为基层减负,进一步精文简会,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让一线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工作抓落实。

各位代表!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坚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常德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心同德,乘势而上、奋勇前进,为大跨步建设澧水流域现代化中心城市实现新突破而努力奋斗!

归档时间:2024-03-25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