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常德>详细内容

蒋胜眉

分享到:
2025-07-30 11:48 来源:常德市博物馆 【打印】 【字体:

蒋胜眉,(1878年一1953年),字慕唐,原名余曼贞,以夫为姓,遂改姓名,武陵县人。少时入家垫,喜诗词、绘画。父余,清末拔贡,曾在云南省做过知府,与临澧县蒋锡瑞友善。蒋胜眉年二十,遂嫁其子蒋保黔为妻,生一子女。子早夭,女名蒋冰之,即中国著名女作家丁玲。清光绪34(1908年)年,蒋胜眉的丈夫病故,乃携子女移居常德城。

宣统二年(1910年),蒋胜眉入常德女子师范速成班学习,时年三十二岁,同学以“大姐相称。不久,与同学向警予等结为“七姊妹” 经常在她家中讨论妇女解放问题。民国元年,蒋胜眉与向警予一道进入湖南省立女子第一师范学堂学习,毕业后派到桃源县教书。民国5年,应常德县立育德女校之聘任舍监。此时,她致力妇女解放运动,成立妇女俭德会,提倡妇女不敬神,不缠足,不梳粑粑头。民国8年,蒋胜眉创办常德县私立文艺女校,自任校长,这是常德第一个私立女子学校。翌年成立私立女子工读互助团,开设文科和艺科,艺科有缝纫、纺织、织毛巾等。学生半工半读,有一定收入。民国11年6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蒋胜眉被推选为妇女运动委员会委员长。

民国20年,蒋胜眉的女婿胡也频被国民党杀害,她在家为女儿丁玲抚养孤儿,每日深居简出,停止社会活动。民国22年,女儿丁玲被国民党系于南京狱中,她曾前往探狱。不久,丁玲被释去延安,她将其子带回常德抚养。抗日战争发生后,蒋胜眉将两个外孙托人送去延安后,自己纯然成了一个独人,每日读书、作诗、写回忆录,聊以慰藉。日本飞机轰炸常德时,她避居乡间,过着“白发苍苍睡乱床,断简残篇不用装。几摇案倒东西置,柜无门屉任鼠忙”的生活。

1949年秋,常德解放,蒋胜眉由女儿丁玲接到北京居住,直到1953年5月4日病逝。留有一岁至六十四岁的自传文一部,由中国丁玲研究会整理,以《丁玲母亲自述》为题,收入1992年8月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丁玲研究》一书中。这是我国一位早期妇女运动者的自画像,也是研究著名作家丁玲的弥足珍贵的资料。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