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认曲
王认曲(1901年一1966年),名应澍,字润秋,临澧合口人。长沙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经廖仲恺、林伯渠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结业后,任军校第三期入伍生排长、广东教导二师副连长。1925年9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政治部科员、科长。后被蒋介石看中,调入第一军(蒋的嫡系部队)历任连、营、团长等职。北伐进入江西时,在龙潭一战遭到惨败,受撤职处分。
1927年10月,王次甫被蒋介石派送到日本千叶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回国后,任第十师团长、副旅长,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 1932年春,王加入国民党复兴社特务组织,后委任中央党部军队视察员兼特党部委员、中央军校毕业调查处主任,派往河南等地“视察”军队动向、防范异己。1937年7月,王认曲任中央军校第十三期总队长兼高级教员,率师生千余人,从南京步行入四川铜梁。学生毕业后,王被调任第六补充训练处处长,后改编成第一师,任师长,驻湖北大洪山、双河带,奉命大举向新四军驻地进攻。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李先念,两次写信劝王不要“大敌当前,同室操戈”,做“为亲者所痛、仇者所快”之事,王置若罔闻,配合敌45师向鄂豫边苏区进攻,曾捣毁边区政府所办《七七报》。当新四军奋起反攻时,该部被击溃,王受到撤职处分,闲置重庆5年。
1946年,认曲到东北投靠杜聿明,出任天津时报社长、东北保安长官部少将高参兼青年训导总队队长。随着战场上的节节败退,他自知前景黯淡,便由东北返回长沙闲居。1949年,王以在乡军人联合会负责人身份,加入程潜、陈明仁领导的湖南和平起义。冬,他任解放军廿一兵团司令部中将高参,后任湖南军政委员会参议、省政府参事室参事。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在“文革”中受到批判斗争,因心脏病突发去世。1979年3月,摘掉右派帽子。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