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瑛
胡瑛(1884年一1933年),原名祖懋,字敬吾,后改名瑛,字经武,号宗腕。生于桃源县上乡下白石村(今郑家驿乡)小吏之家。少时在长沙经正学堂读书,师从黄兴,颖悟过人,文思敏捷,尤精书法,深受师友钟爱。胡瑛关心国家大事。当时清王朝日益腐败,国家主权横遭外国列强践踏,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康有为等人力倡变法,而孙中山等人却坚持驱除鞑虏。胡瑛认为:“为屋必先治基,今欲变法而不先驱胡虏,是犹无基而立屋也,其可乎?”于是以倾覆清王朝为己任。
清末,反清力量中盛行革命暗杀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冬,胡瑛结党暗杀劣绅王先谦未遂,被开除学籍,得曹亚伯之助,逃赴武昌,经黄兴介绍到武昌第八镇当兵。光绪三十年(1904年)2月,年方二十的胡瑛参加黄兴、宋教仁组建的华兴会。7月,胡追随刘静庵、宋教仁等组建革命机关“科学补习所”,又与宋教仁在武昌成立华兴会支部。次年初,胡与湖北籍王汉侦知排汉干将铁良(满族人)即将离开汉口北返,遂约刺铁良于大智门车站。不料两人抵车站时火车已开出,行刺未遂,王汉被巡逻兵紧追而投井身亡。胡瑛募金收其遗骨葬后,旋潜赴日本东京求学。
同年11月,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集会,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会上,胡瑛慷慨激昂,痛陈日本政府横暴无理,并提出诸多应付策略,听众悦服,选胡为中国留学生总会代表,主持中国留日学生全体总退学之事,胡瑛从此名扬中外。
光绪三十二年,胡瑛奉孙中山之命回国,拟到长江中、下游流域云酿起事,以声援萍浏醴起义。刚抵武昌,正值湖广总督张之洞悬赏缉捕起义者,胡被逮捕,判终身监禁。宣统三年(1911年)1月,蒋翊武、詹大悲等在武昌组织革命团体“文学社”,身陷图国的胡瑛参加该组织,并为其领导人之一。
武昌起义后,胡瑛出狱受命为军政府外交部长。胡瑛亲临汉口各租界,宣传中国革命宗旨和军政府的对外政策,赢得友邦的理解与支持。当时长江中、下游流域各省虽已响应起义,但东北各省犹存观望。胶东一带海口如青岛、烟台、威海等处,外侨云集,地处东北咽喉渤海湾一侧,若不促其据守势力倒戈,则可能导致清王朝龟缩东北,负隅顽抗。于是,孙中山任胡瑛为山东都督,率海军赴烟台,遂使青岛、威海等埠相继易帜,归向革命,清廷益为震惊。
民国元年(1912年)8月,中国国民党组建于北京,胡瑛为该党党员,并于不久的国会选举中当选为参议员。次年,参加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赣宁之役失败后逃亡日本。民国3年9 月,胡瑛的岳父饶智元及其亲友被袁世凯的军警以“乱党”罪名杀害,胡英的妻女逃亡日本避难。是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胡瑛参与黄兴、覃振等人组建的欧事研究会。该会主张在欧战的形势下,应把“首在维护国家,愿政府一意对外”作为宗旨,甚至认为必要时可以“联袁对外”。黄兴亦主张派人回国摸底,以期与袁谈判。此时,袁世凯称帝活动紧锣密鼓,杨度等人到日本活动,劝说国民党人回国。黄兴利用这个机会,商请胡瑛回国,并告以乘机帮助蔡鳄脱险以及讨袁计划。胡瑛不顾家仇和本身利害,于民国4年春回国。到京后,便与蔡暗中联络,常密会于八埠,时人以为其二人放浪形骸,同为“靴友”。为了不让袁世凯怀疑,在帝制活动中,蔡在将校团签名,表示赞成帝制。胡英为应付局面,参加了筹安会。胡瑛与日公使馆取得联系,为蔡脱身进行安排。一夕晚间,蔡在小凤仙处请客,胡英借机送蔡赴崇文门车站,由日本使馆人员送蔡至天津,乘轮赴日本。胡瑛引参加筹安会为最大憾事,曾说:“胡子(指黄兴)要我回国设法脱蔡出险,任务虽属完成,然不善自处,致蹈金之销,谓之胡哉!”
民国6年,孙中山揭起护法旗帜,各省接响应。征得孙中山同意,胡英应邀与张学济、周则范、田应诏和林德轩等人组建湘西军政府,胡瑛为第三军司令。该军后被王正雅联合刘承烈的部队所击溃,胡瑛仅以身免。赵恒锡主政湖南,任命胡瑛为水口山矿务局协理,但未到任,请人代理。覃延间主政后,胡英辞职赴粤。第二次直奉战争前,孙中山令胡英北上,联系冯玉样、胡景翼,并观察北方大局情势。冯玉祥任命胡瑛为国民第一军高级参议。民国14年1月,胡瑛应胡景翼邀请赴,任过短期的第二军总参议。北伐在即,胡瑛赴粤后,被委任为广东政府驻晋代表。胡瑛住太原,做阎锡山的工作响应北伐。民国17 年7月至次年1月,胡瑛任北运河局局长。蒋、冯、阎战争爆发,胡瑛支持冯玉祥、阎锡山倒蒋,策动蒋系熊式辉、钱大钩驻苏浙第五师师长刘世钩起义,胡瑛被任为第十路军总指挥,后因阎锡山承诺的军费未兑现,起义未成功。冯、阎失败,蒋介石侦知胡瑛、刘世钩密谋,下令逮捕了刘世钩。胡英得到南京友人的通知,离南京到湖南何键处避难。何键畏蒋,给胡瑛一笔钱,令避他处。
民国20年夏,胡瑛赴汉口租界彭渊恂家。是年长江大水,胡瑛住的地方亦被大水所浸,他在楼上数月,热湿气熏蒸,加上经济拮据,营养不良,患肝腹水病,愁苦不堪。民国21年,淞沪战起,各方人士呼吁共赴国难,覃振、傅汝霖趁机向蒋介石为胡瑛进行疏解,取消逮捕令。覃振邀胡瑛到南京。胡瑛因与日首相犬养毅相识,并有不少朋友是在野党或知名人士,愿意赴日本做工作,阻遏其侵华政策。蒋介石同意拨给经费,助成此行。但胡瑛终因病情恶化,住进中央医院治疗,只得以待时日。不料手术消毒不良,手术后第7天在南京然长近。身后囊空如洗,赖国民党者旧覃振等人为之请恤,方得成。
胡瑛遗著有《胡都督选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