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常德>详细内容

苟瑞仙

分享到:
2025-07-22 16:07 来源:常德市博物馆 【打印】 【字体:

苟瑞仙,姓苟,名正觉,祖籍四川,世居石门观国山麓。旧志称她“生而有红光赤芝之瑞及长,好端默,村女见之,不觉肃然起敬。”嘉靖庚子(1540),苟姑还不到十五岁,在登山时遇见一位老,递给她一根草,令其吃下,味道甘甜。老说:“从此以后。你再不会感到饥饿了。”言毕,飘然而失。苟姑从此绝火食,断俗缘,一定要进山,亲人阻挡不住。

苟姑进山后,住在山洞里,潜修十年,以后此洞称为赤霞洞。家里人上山窥视,看见有几条蟒蛇守在洞门的岩石前面;打柴的人偶而经过这里,就有猛虎咆哮而至,谁也不敢近前。人们由此而得知苟姑已成上真之体。自此以后,她默契玄宗,洞悟内典。从此,人们称她为苟瑞仙。

四方慕名而来拜谒者络绎不绝。对于提问,仙姑一一作答,并且因人设喻,莫不切中要害。预测未来,非常神验。其中有居心不诚者,途中就有老虎阻路,不能登山。耆绅名流,如庐山胡学宪、纬州冯方伯等人,每以野服访问,所谈都是玄深哲理,无不敬服,从此海内扬名。

华阳王宣得知境内有至人,便派遣内史奉书叩迎。往返三次,仙姑才同意接待。华阳王向她问道,仙姑说:“忠君孝亲,道之本也;修身齐家,道之常也;清心寡欲,道之基也。余非敢知。”华阳王心领神会,非常满意,拜辞而去。仙姑道术日高,名气日重。乃至嘉靖皇帝都命礼部尚书顾可学致书敦请,称以“佑邦保皇,躬为大道增辉。”措辞甚切,仙姑恳辞。顺天巡按王大任又奉钦命来访,停驻襄勋间,通知地方官员,催促仙姑应诏赴京。于是,州县使者络绎于途,仙姑更坚决推辞。王大任只得亲自到澧中,仙姑不得已而下山。州、县长官都劝仙姑:“朝廷派重臣亲迎,不行,恐怕不便。”仙姑态度坚决:“我肯定不会去京城,父母官们不要有什么顾虑。”仙姑到知府衙门见王大任,解释自己不应诏赴京的理由:自己仅仅是一个山野女流,称我为至人,实在不敢担当。至于清微女道,今无紫虚之君,况且大人是来代天宣化,不推荐贤者,推荐女流,如果此事记入史册,后世会怎么看呢?王大任沉思一会儿后说:“鄙人知道仙姑的用意了。”于是辞离。第二年,世宗驾崩。王大任盛赞:“苟姑,真神人也。

藩封常德的荣恭王载瑾也不错失良机,因为没有子嗣,求问仙姑。仙姑推定:“乙卯当生贤主。”果然应验,如期生下朱翊珍,万历二十六年袭封荣定王。以后,太妃病重,仙姑“进刀圭立愈”。荣恭王特别感激,在观国山特修玉皇阁和三王游节庙酬谢。

据说苟瑞仙活了近百岁,最后户解而去。明公安派文学家袁中道在《澧游记》中说及此事:“今相去不过三十年,澧中父老有亲聆其誓咳者。予舅龚夹山及老医陈生与予言,其唔对甚悉,甫一见,即与夹山谈学、陈生谈《素问》。“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