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城市活动>相关报道>详细内容

非遗传承点亮文化未来 常德市丁玲纪念馆举办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5-19 10:35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作者:张瑜 裴维维 肖思洁

5月18日,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常德市丁玲纪念馆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推出系列互动体验活动,通过沉浸式展览、非遗技艺体验、文艺展演等形式,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上午9时58分,“传承·非遗文化展”在丁玲纪念馆一楼大厅正式开幕。展览以桃源刺绣和桃源贴画两项非遗项目为核心,展出近百件传统与创新作品。“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保存者,更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希望通过展览,让更多人感受非遗魅力,共同探索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之路。”丁玲纪念馆相关负责人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市民可免费参观。

为增强互动体验,纪念馆同步推出了非遗技艺体验活动。开幕式结束后,30名市民在报告厅跟随桃源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肖瑶学习桃源刺绣基础针法,绣出自己设计的绣片;书吧内,20名参与者在桃源贴画传承人刘淑华指导下,体验剪纸贴画创作。市民王燕燕感慨道:“我家有3个孩子,这次读初中的大女儿独自报名参与了刺绣体验,我带着读中班的小女儿尝试剪纸贴画,亲手制作才感受到非遗的细腻,每一针一剪都仿佛在与历史对话。”她表示,馆内活动类别特别丰富,家里3个不同学段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动,家住丁玲公园附近的她常带孩子参与文化体验。

19时15分,一场以“传承非遗文化 共享美好未来”为主题的文艺展演在纪念馆院内上演。高校团队与非遗传承人联袂呈现8个特色节目,包括舞蹈《丁玲》、情景朗诵《家书里的丁玲》、常德丝弦《才聚沅澧》等。演出通过现代艺术形式诠释传统文化,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除展览与体验外,馆内还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普法宣传,增强市民文物保护意识。影视厅全天轮播《博物馆奇妙夜》《国家宝藏》等文博主题影片,吸引众多家庭观影。

“此次活动突破传统展陈模式,以互动体验和文艺创新激活非遗生命力。”丁玲纪念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希望市民在“可听、可触、可互动”的多元场景中,感受到非遗不是遥不可及的文化遗产,而是融入生活的美学符号,希望非遗不仅“活”在展厅,更“活”在市民心中。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