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常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文字实录
-
主持人:
您的诉求,我来解忧。这里是政务访谈节目《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我是主持人王雪,在直播间向您问好。今天“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上线单位是常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如果您对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服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管理、劳动关系协调等方面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积极参与节目直播,我们进行线上的沟通交流。此时此刻,两路热线7702345、7232345和微信平台“常德人民广播电台”已为您开通,节目外,您也可以通过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反映您想要咨询和需要求助的问题。另外,您还可以通过常德市人民政府网、常德全媒微信公众号、常德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FM105.6综合广播、FM97.1交通广播、喜马拉雅APP与蜻蜓FM同步收看、收听我们的节目。首先,有请本期节目的主嘉宾,常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龙伟,龙局长您好!
-
龙伟:
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所有关心支持人社事业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沟通交流,希望大家对我市人社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并借这个机会,向关心、支持我市人社事业发展的各位听众、社会各界人士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
主持人:
欢迎龙局的到来,同时今天做客直播间的嘉宾还有市人社局就业科科长许方良;养老科科长鲁水平;市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黄勇强;市社保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周小缨;市工保服务中心副主任官浩;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副院长詹萌力,欢迎你们!提到毕业生就业,这关系每一名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牵动着千家万户。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在加大,人社部门在帮扶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
龙伟:
今年,我市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2.54万人。为尽快帮助毕业生找到合适工作,各级人社部门提前介入,创新方式方法,积极主动作为,千方百计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今年全市6所高校毕业生人数25412人,截至7月底,已落实就业去向19575人,就业去向落实率77.03%,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人社部门主要通过四个方面的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是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积极归集发布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高校毕业生岗位需求计划,组织用人单位进校园开展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实名制登记、强化就业帮扶。二是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落实一次性吸纳就业稳岗补贴政策,对企业自行招用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为其足额缴纳3个月以上社会保险的,按照每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稳岗补贴。对小微企业吸纳毕业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最长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三是鼓励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加大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支持力度,强化创业培训和金融支持,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社保补贴等政策。离校2年内(以毕业证书时间为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办理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招聘1个以上劳动者就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可以按照规定发放最高1.5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在毕业学年积极求职创业的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和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残疾及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15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创业,最高可贷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按规定贴息。对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社区进行灵活就业登记,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社会保险、且履行了社会保险缴费义务的,按规定给予最长2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四是开展就业见习提升就业能力。推荐暂时不能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就业见习基地开展3个月至1年的就业见习,提升就业能力并积累经验,拓宽就业渠道。落实见习补贴,见习期间按最低工资标准发放见习补贴。
-
主持人:
由于时间问题,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