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陈孝骞、梅景鸿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7-30 17:14 来源:常德市博物馆

陈孝骞,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卒于宣统三年(1911年),字宜元。梅景鸿,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卒于民国三年(1914年),字子逵。二人为舅甥关系,皆武陵人,居城内杨家牌坊。陈孝骞科举未酬,居家,喜交友。梅景鸿因参加华兴会起义事泄,被常德中学堂开除,失学在家。其邻居胡氏,藏书甚丰,二人常往借阅。并与胡氏子善恒友善,从而得阅《黄帝魂》、《浙江潮》等革命书籍。清宣统三年(1911年)春,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消息传到常德,陈、梅闻之悲愤扼腕。

武昌起义爆发后,陈孝骞、梅景鸿得到鼓舞,遂联络胡善恒等数十个青年响应起义,于10 月24日设“常德军政府”于考棚。各青年捐钱、捐物、出力,使考棚内外焕然一新,并鸣炮、游行、喊口号。常德知府闻讯逃跑,武陵知县廖世英表示愿意交出大印,承认常德军政府。

30日,湖南省西路招讨使杨任一行百余人来常德接管政权,陈孝骞和梅景鸿率队至下南门码头迎接。当时常德万人空巷,父老欢喜若狂,开始互相剪除发辫,以示清朝灭亡,获得解放。

11月2日,湖南都督焦达峰在长沙被立宪派杀害的消息传来,常德人心浮动,议论四起,而革命者未加防范。3日上午8时,西路巡防营统领陈斌升欲为在长沙被革命党人所杀的黄忠浩报仇,率军冲进军政府,见剪辫者即施行刀砍或枪击。陈孝骞和梅景鸿不知有变,出房招呼,被砍成重伤,倒在地上。逆军退后,大家将陈、梅抬回家医治。陈孝骞腹部戳穿,流血过,傍晚逝世,时年25岁。梅景鸿养伤半年,伤口始愈。

民国元年(1912年)秋,国民党湖南支部成立,梅景鸿经宋教仁推荐任支部科长。次年9月,革命党人讨伐袁世凯失败,汤铭任湖南督军,捕杀革命党人以讨好袁氏,梅景鸿被捕入狱,次年被杀于长沙,时年27岁。

终审:陈丽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