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夏国瑞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7-30 16:57 来源:常德市博物馆

夏国瑞(1887年一1925年),字锡圭,澧县城关镇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入湖南西路师范学校,与同窗林伯渠、蒋翊武结为挚友。光绪三十二年毕业后,国瑞与其兄国宾赴日留学,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律系并积极参加留学生的反清运动。宣统元年(1909),学成回国,即与武汉文学社社长蒋翊武联络,共谋反清之策。宣统三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夏国瑞随湖南第二次援鄂军到武昌,蒋翊武即委他为《民心报》报馆主任,该报言辞犀利,对黎元洪的倒行逆施多有制约,被誉为“诛奸妙器”。民国元年(1912)8月,黎元洪以《民心报》声援《大江报》为由勒令停刊。民国二年春,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夏国瑞、林伯渠积极投入,不久革命失败,国瑞与林伯渠等潜往日本,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民国4年,国瑞因妻丧回国,不久即任《武汉日报》社社长,并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地从事革命活动。民国6年,夏国瑞举家迁至常德盘沱律师公会挂牌当律师,并以此为掩护进行秘密革命活动。期间,林伯渠等常于晚间来访,与夏纵谈国事,商讨革命活动。是年8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军政府,发动“护法之役” 夏与林同赴衡阳参加护法运动。民国7年4月,护法军败,国瑞匆匆返家,仍以律师为业,并兼任澧县中学校长,九澧女师名誉校长和澧县教育会长等职。适五四运动爆发,国瑞在澧县团结进步青年,开展抵制目货、禁吸鸦片运动,发动妇女放足,剪辫子,协助澧县妇女代表任承华等成立开足会。他在任澧县中学校长期间,改革校制,整顿校规,住校督办。还在《澧报》上撰写文章,探求救国救民的途径,与长沙《大公报》、《湖南通俗报》、《湘江评论》等遥相鼓呼,宣传革命。并派侄子夏熙光任《澧报》与长沙各报之间的联络员。民国13年,国共合作,革命形势高涨,国瑞在澧县发动学生雷锡章、李宪章、黄铸九、任浩及侄子夏熙光赴法勤工俭学。民国14年春,国瑞任《澧县通俗教育报》记者、编辑,时四川军阀汤子谟窜人澧县,迫贺龙部移驻津市。汤军调戏、强奸妇女,日犯数起,勒索巨款供其挥霍。是年澧县大旱,民生维艰。夏激于公义,于3月27日,撰一篇编辑余谈揭露暴行。汤见报大怒,澧县知事魏诗开又从旁挑唆,遂将国瑞拘押至军部,在吉祥寺公审。汤问:“你可知罪?”国瑞正义凛然,答日:“为民喉舌,何罪之有?”汤曰:“你不怕死?”国瑞从容笑答:“为民请命,死何足惜。”汤恼羞成怒,遂于3月29日将其枪杀于县城南门外。

夏国瑞遇害后,舆论界反应强烈。华美通讯社报道:“夏君临死,神色不变,连击三枪,第一枪由背穿腹,夏君扑地忽起,犹呼言论自由,不屈不挠。第二第三枪均伤头部,血流髓出而死。”《湖南通俗日报》亦赞他:“一秉天良,奋笔直书,气壮声雄,诚属报界明星。”《大公报》、《申报》均各有披露。澧县各界为夏国瑞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广州军政府、林伯渠均发来电、信。

终审:陈丽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