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柏龄
龚柏龄(1882年一1940年),又名世宗。石门县望羊桥乡荷花村人。家境贫寒,在族人帮助下,投东北讲武堂读书,毕业后参加北洋新军,不久进北京陆军大学继续深造。
在北洋新军中,龚柏龄追随冯玉祥将军,参加其在新军中成立的秘密组织“武学研究会” 进行革命串联,以图推翻清政府。清宣统三年(1911)12月,参加冯玉祥将军领导的“滦州起义”,时任营长。滦州起义失败后,继续跟随冯转战于我国北方。民国13年(1924),又参加冯玉祥将军领导的“首都革命”。随后,冯与张作霖合作,龚柏龄出任京、奉铁路局局长。民国16年,在察哈尔省与鹿仲霖、张之江等共事,任实业厅厅长。
抗战爆发后,龚柏龄将家小遣归老家,全力投身抗战。任津浦铁路线区运输司官期间,经常置日军飞机轰炸于不顾,深入现场指挥,及时将机车转运内地,使其免遭日军破坏,而对家庭有时竟连生活费也顾不上寄。不久,受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派遣,任冀、鲁、豫边区自卫军中将总指挥兼豫北行署专员和保安司令,组织领导二十九军残部(军长宋哲元)以及民众数万人,在河南滑县、濮阳、长垣、新乡、修武一带与日军相持作战。旧日好友雷寿荣(汉奸,日军占领北平期间任平、津维持会秘书长)派人持函劝其投降日本,龚拍案而起,大骂汉奸、走狗,将信撕得粉碎。
作战中,龚柏龄身先士卒,虽处险境,仍临危不惧,从容镇定。民国29年初,调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天水行营”中将参议,受程潜派遣赴第二战区联系军务。当车行至西安附近时,遭到日军飞机轰炸,身负重伤。抬至西安,未及至医院抢救,即与世长辞,享年59岁。国民政府在西安为其举行国葬。
终审:陈丽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