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陈兆森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7-30 15:18 来源:常德市博物馆

陈兆森(1903年—1928年),桃源县市酒铺岗人。家庭出身贫寒,兄弟姐妹十二人,除她之外其余均过早夭折。兆森七岁读书,上了一年小学,三年私塾。父亲陈宗国为了接续“香火”,于1910年秘密收养了一个男婴,声称己出。后来事情真相逐渐暴露,遭到以反动族长为首的家族中一些人的反对和勒索。家境因此而变得窘迫,兆森一度辍学。这些为兆森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兆森自幼热爱读书,有理想,有抱负。1917 年,说服父母,到不收学费的桃源女子习艺所读书。次年,她又考入两等女校。因为学习成绩优异,1922年9月,陈兆森考人省二女师。在校三年,她思想上、政治上日臻成熟,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1923年,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省二女师团支部书记,和同学中的共产党员张维刘琪,教师张祺等组织马列主义读书会,传播马列主义思想,研究中国妇女和劳苦大众苦难的根源和解放的道路,活动十分频繁,影响极大。1925年,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下,桃源县成立了雪耻会,她是发起人和负责人之一,组织学生罢课,上街游行示威,收缴日货,声援京、津、沪工人、学生的爱国反帝运动。这一年全国农民运动兴起,陈兆森还回到市镇,鼓励父亲带领家人回到祖籍鲁家坪,联络平时受尽族长欺侮、迫害的陈姓贫苦农民35人,联名由她撰写“请愿书”,列举陈宗畔逼死三条人命、贪污公款、封闭族民小学、逼迫陈宗国一家离乡背井的罪恶事实,要求当局“拘畔到案”、“依法究办”。陈闻讯后逃到军阀何健的部队里隐匿脱身。

省二女师毕业后,陈兆森继续从事革命活动,担任过桃原县第一任妇女部长,中共桃源县委委员。1926年,她受湖南省委的派遣,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地下组织联络员,最早被派到贺龙部队里工作,与贺英、贺龙结为姊妹与亲密战友,为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以后,她又到长沙出席湖南省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协助著名妇女运动的领袖向警予同志起草了许多重要文件。1927年1月,又由湖南省委派往由董必武同志举办的中国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党务干部学校学习。没等学习结束又考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女生队学习,学校共录一百八十三名女生,被斯大林誉为中国第一代女兵。她以在政治上坚定不移,在学习上十分刻苦,文武双全而著称。蒋介石、汪情卫叛变革命,女生队被迫解散,陈兆森坚决跟党走,被派到贺龙的三十军军部担任机要秘书,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广东途中,在江西宜黄,为了整顿部队纪律,提高士气,陈兆森起草井书写三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名义发布的《告本方面军全体官兵同志书》,原件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珍藏。起义失败后,陈兆森与贺龙、周逸群等人约定,回湘鄂西建立革命根据地。她几经周折,到达上海,与贺锦斋会合,结伴而回湖南。途经南京时,给家里写了一封信,称自己谋了一份教师职业。到武汉后,贺绵高经沙市、宜昌前往鄂西,陈兆森化名陈克毅经岳阳、沅江秘密潜回常德、桃源。回常德后,从事地下联络工作,从事地下联络工作,迅速恢复了常德、桃源、慈利、石门、南县、华容、安化等七县的地下党组织,与张棋、徐才益等在桃源奋田乡青龙寺洞中秘密集合,策动农民暴动,开展工农制据武装斗争,成立了湘西北最早的红色政权一一徐溶熙苏维埃政府。

1927年11月,中共湘西特委在常德成立陈兆森任中共湘西特委委员。12月,由于叛徒出卖,特委遭到破坏,不幸被捕人狱。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党组织、四乡农民协会以及贺英同志曾多方营救,但由于当年逃亡的反动族长陈宗畔受何健的指令,到狱中查看辨认,认出陈克毅就是陈兆森。1928年1月6日,她与刘璞、马厚诚、周凤鸣、曾淑贞、左雪元等一同被押往常德市小西门外校场坪,壮烈牺牲。

终审:陈丽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