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朱务善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7-30 09:33 来源:常德市博物馆

朱务善(1896年一1971年),曾用名王理堂、王一鸣、朱悟禅、泊·易·欧西皮夫,津市市人。

朱务善幼时嗜学,古今册籍广为涉猎。喜《饮冰室文集》《新民从报》等。受新思潮启迪较早。1919年得亲友资助北上,考取北平大学、旋当选为北平大学学生会主席,后相任北平学生联合会主席。次年3月,在李大钊指导下,与邓中夏、罗章龙、刘仁静等发起组织北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其时,朱经常到蒙藏学院宣传马克思主义。云泽(乌兰夫)、刘锡伍多寿等许多少数民族革命领导者,当年都听过他的演讲。同年10月,朱积极参与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组建工作。同时,当选北平大学学生组成的“平民教育讲宣团”主任,其后与邓中夏共同协力,使该团成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外围组织。 11月,朱组织成立北平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因组织不纯解散。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朱由李大钊、邓中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二七”修案后,朱与北平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缪伯英(湖南人,中共党员)一道,以北平学生代表名义到武汉活动,声援京汉铁路工人。接着,朱又代表北平学生会赴粤,两次晋谒孙中山,恳请他兴师北伐,深受孙中山赞许。国民党改组后,朱任职于国民党北京执行部。是年,中共中央组建北方区委,朱为委员兼北平《民报》中文版国内新闻与经济副刊编辑。是时,在副刊上连载列宁著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后阶段》。1925年,国民会议促进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举行,反对段棋瑞的所谓“善后会议”,朱为大会代表。会上,几十名共产党员代表组成党组,朱任党组书记。期间,他介绍广东海员工会代表苏兆征加入中国共产党。

是年,朱在北大毕业,经李大钊介绍,与北京女子师大学生石道睿结成俪。10月,受中共中央派遣,偕妻赴苏联寞莫斯科孙逸仙大学学习(其妻因小孩生病回国,未复去苏)。次年,朱转为苏共党员,改名泊·易·欧西皮夫。1927年8月,受共产国际(第三国际)派遣,赴列宁格勒军政大学学习。1929年苏共清党时,朱应同学要求,写信回国索要中国报纸,被认为违反苏共党纪,受留党察看一年处分。1935年,在苏联军政大学毕业后,经共产国际介绍,在列宁格勒东方语言学院教授中文,后到苏联科学院东方学院工作,兼任科学院历史文物科学院研究员,从事中国史研究。是时,朱与一苏联女人结婚,生一男一女。

1937年2月,苏联肃反扩大化,朱因涉嫌刺杀基洛夫,被判刑五年,流放苏联乌赫塔城。刑满后,留该地从事医务。1951年,因1937年旧案,又被判刑三年,直到1954年斯大林去世后昭雪平反,无罪释放,恢复名誉并賠偿损失,返回莫斯科。1955年,朱重新加入苏共为预备党员,嗣后又因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拖延不出具证明,未及时转正。是年春,朱申请回国获准,别妇抛雏,只身回到别离三十年的祖国。朱务善回国后,鬓发斑白,壮志依旧,积极工作。1956年4月27日,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恢复其1921年中国共产党党籍,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任编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1960年“反右倾”朱受到重点批判(1963年甄别平反)。1961年7 月任国家科学出版社副社长,党委委员、领导小组成员。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朱遭迫害而病倒,于1971年6月含恨辞世。

1978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为朱务善恢复名誉,举行追悼仪式,骨灰葬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终审:陈丽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陈丽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