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寄踪
刘寄踪(1898年一1987年),名际中,号半亩园丁,汉寿县城关镇人。自幼读私塾,好绘画。1921年考入北京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国画科,受业于王梦白、陈师曾诸位名师门下,深受启迪和熏陶,画艺精进。1924年毕业后,在汉口短期任教,旋返湘。30年代,与张一尊等人发起成立湖南省最早的群众艺术团体一一潇湘书画社。后受聘任教于湖南省立一中、省立四中、第一师范、长郡中学、华中美术专科学校以及明德、广益、兑泽等私立中学。晚年,应聘任教于湖南师大艺术系。执教50余年,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为促进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在全省教育界享有盛誉。
在艺术上,刘寄踪精益求精,非常重视前人的艺术成就,对青藤、白阳等画家的技法作过系统的探索,对文人画“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追求笔墨意趣,品格隽逸,有过潜心的研究。但不拘于前人技法,博采众长,别开生面。他曾于住宅旁辟一个“半亩园”,亲手裁花种草,喂鱼养鸟,深入观察各种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神态,抓住其变化和特征写生。这样既忠实于事物的外形真实,又抓住它们的内在神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晚期创作更臻完美,在技法上工于用笔,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来反映时代的风貌,给人以清新说目的情趣。
刘寄踪最爱画鸡,尤爱画雄鸡,与张一尊画马齐名,艺术界有“刘鸡张马”之称,代表作品有《双鸣》、《小鸡》、《群鸡》等。《双鸡》雄姿勃勃,昂首挺胸,引高歌,令人精神振奋。《小鸡》画的是群刚孵出的毛茸茸的小鸡,画得想走又不能走,完全失掉了重心似的那种天真稚气,给人简炼、明快、生气勃勃的感觉,唤起人们对亲子关系的联想和对这些幼小者的怜爱。
刘寄踪以卓越的艺术才能,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艺术财富。六十多年的艺术生涯,创作2000余幅作品。30年代在长沙、常德、沅陵等地举办五次个人画展,为社会各界重视。40年代,遂选三幅作品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得好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作品在各种画展、美展中展出,流传海内外,1981年,《刘寄踪画辑》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