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来
徐福来(1917年一1994年),桃源县盘塘乡人。少时家境贫寒,以顽强毅力时断时续念完私塾和小学,后入省立常德中学、兑泽中学求学。1942年9月,考入广东中山大学数学系。 1944年9月,因日寇进攻华南,被迫离校返乡,先后在石门县立中学、石门崇德中学和九澧中学当教员。日军投降后,回中山大学复学,开始接触革命理论,如饥似渴地阅读《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大量进步书刊,积极参加广州爱国反蒋学生运动。1948年,徐福来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常德白云中学担任教导主任,执教数学。同时,根据中共湘西工委安排,积极培养进步学生,开展对社会知名人士和地方武装头目的统战工作,准备迎接解放。
1949年7月,徐福来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任桃源师范副校长兼教务主任。1952年,任该校校长,因治学严谨,被教育界公认为湖南省四位优秀校长之一。
1958年8月,常德师专创办,徐福来任副校长,主持全面工作,实为常德师专任校长。建校之初,没有校含,道路不通,福来带领二百多名师生开荒修路,十五里外的长茅岭挑砖:到百里外的桃源沙坪伐木扎排,然后漂回常德。苦战三月,校园基本建设粗具规模。他也因自始至终参加劳动,在师生中留下了深刻印象。1960年,常德师专艰苦建校创业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徐福来本人被评为先进个人出席全国群英大会,受到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接见。
“文化大革命”中期,徐福来被错误地当作走资派打倒,劳动改造长达五年之久,但的终对党忠心耿耿,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始终是党的一名忠实战士。”“文化大革命”结東后,他以徐特立“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精神为动力,严格管理,治教有方,注重教学改革,师专办学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成为湘西北名校。徐福来重视教学工作,狠抓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招聘留校等方式吸收优秀人才充实师资,很多人后来成为教授、副教授,是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骨于。1981年,常德师专学生参加全省大学生论文竞赛,获得全省专科学校惟一的优秀论文奖;参加数学分析竞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囊括个人前一、二、三名。徐福来律已严格但爱护学生,长期在领导岗位上,一家人却挤在一间房子里子女睡上铺,大冬天就一件棉大衣御寒,从不接受礼物,也从不送礼、请客。可是,全校学生他都有一本“清官册” 全校所有学生他几乎都能叫出名字。经常是夜深人静了,他还在学生寝室检查学生学习生活情况。
1984年离体后,徐福来主编了《常德地区教育志》和《常德师专校史》,直到生病住进医院,生命不息,奋斗不止,1994年8月6,因病逝世。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