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李孝定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7-14 16:04 来源:常德市博物馆

李孝定(1918年一1997年),字陆琦,号伯勘。常德县仙池乡花岩溪人。幼时在当地读私塾、小学。十一岁考入省立三中(今常德市一中)。1935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从胡光炜学习甲骨文。1940年考人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逾岁入学,所长傅斯年命赴四川南溪李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寄读,从董作宾专攻殷契。后获硕士学位,受聘为史语所考古组助理研究员。抗战胜利,负责史语所复员图书古物运送工作。未几,奉命赴北平整理日寇侵华时东方文科图文馆等处藏书。1949年去台湾,聘为台湾大学副教授,后升史语所研究员、台湾大学教授。1965年,应聘为南洋大学中文系主任赴新加坡。1978年自南洋大学退休返台,继任史语所甲骨文研究室研究员。1988年,应东海大学之聘为中文研究所讲座教授兼所长。

李孝定长期从事甲骨文研究,撰有《甲骨文字集释》《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论丛》两部专著,由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发行。海峡两岸古文字学专家一致认同,这两部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改革开放以后,大陆学者编纂的《常用古文字字典》《说文解字与中国文字学》《说文解字今释》等书籍,都大量引用了上述两部著作的研究成果,李孝定与郭沫若、罗振玉等人一起,被誉为甲骨文研究的“拓荒者”。

李孝定自高祖李作达至父亲李家桢,家财万贯,住宅豪华,今花岩溪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即其旧址。此宅始建于光绪初年,占地3778.18平方米,三进一堂,八楼二厅,共105间,36天井。每栋楼房都有雕花栏杆连通,形成一个整体。四周砌有青砖围墙284.57米,墙面2000平方米。整个院落布局合理,环境幽雅。1938年冬,日机轰炸常德城,常德县中(今常德市二中)被迫迁往花岩溪,借用此宅办学,长达七年之久。李孝定不仅毫无怨言,而且尽量为师生提供方便。直到日本投降,学校才迁回城里。其父1921年去世后,母亲张施达(国民党宪兵司令张镇之姊)一人长期寡居于此。1949年常德解放前夕。他最后一次回到花岩溪,见国民党大势已去,对其母说:“家庭所有财产都不是俺自己的,属于百姓大众所有,谁要就给谁。

李孝定1997年8月24日病逝于台北,终年七十九岁。妻子王彝,河北人。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去台后在台北师范大学任教。生有二于二女,大女和四子在美国工作,二女和三子在加拿大工作。

终审:陈丽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