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德义
堵德义(1933年一1952年),家居常德市城西新村,兄弟姊妹九人,他最小。家境贫寒, 12岁入常德市三明照相馆当学徒。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39军117师文工团团员。 1950年,随部参加修筑黄河工程,以其吃苦耐劳、谦逊活泼获同志们“小弟弟”昵称。在申请加入共青团时,科长举双手赞成。
1950年,美国侵朝军把战火推到鸭绿江东岸,企图入侵我国东北。他随部队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师政治部班长级摄影记者。
1951年元月10日,部队奉令须在一小时内全部渡过临津江。此时,气温降到零下温度,又无船可乘。堵德义头顶照相机,身挂枪支、弹药、背包,趟着齐胸的江水徒步涉江。有人见他这么小,问他“怕冷怕死吗。”他说:“年小志气高,打败美国佬,不怕冷,不怕死。”部队每有战斗,堵德义总是瞒着首长跑到前沿阵地抢拍镜头,其作品有:“向万恶的美帝开炮”、“战利品当澡盆”、“防空洞中的澡堂”等,分别刊于《解放军画报》、《立功画报》等,受到读者好评。
部队执行任务时,首长常常把他留在家里。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除看书外,便为战友们洗衣、烤鞋,或给朝鲜老百姓挑水、劈柴、捡茶籽、打扫庭院。祖国慰问团送给的苹果、毛巾、袜子等,他总是少领或不领,并说:“大家比我出力大,要多享受些。
1952年3月12日早饭后,堵德义正在防空洞里开党团小组会。突然敌人的炮弹落在村里爆炸。他担心照相机、胶卷会炸毁,便冲出洞口抢救。取回照相机和胶卷时,又想到还有文件尚未带走,便又回头去取。不幸在回头的路上,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肠子炸断。师政治部主任、科长立即组织医生抢救,并亲自输血,终于无效,于14日牺牲,终年18岁,葬于朝鲜临津江东岸。部队追认堵德义为共产党员、正排级战地摄影记者。
终审:陈丽宇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