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韩约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7-30 17:46 来源:常德市博物馆

韩约,本名重华,唐朗州武陵人。元和六年(811)冬天,振武军的使者急驰到京城,报告军中缺粮,公卿大夫延议认为转运使没有找对合适的人选,应该挑选有才能又精干的人前往替代。宰相李绛因韩约“志勇决,略涉书,有吏干”,便举荐他担当这个任务。

韩约到任后,把犯贪污罪的下吏九百多人从监牢里释放出来,解下他们的桔,发给他们未帮和耕牛,让他们在营地近傍可耕的地方耕种,来补偿他们劳动所得,并且免去他们做官时贪污的四十万斛粟粮不再追征。污吏得以免去死罪,又被借给粮种,与普通人一样可以自食其力,没有谁不感激涕零,昂然奋发的,彼此都竭尽全力执行韩约的命令,韩约还为这些人察看挑选平原湿地宜种之处,指导传授耕种方法。因此,韩约上任后连续两年获得丰收,贪污之吏得以全部偿还他们所亡失的四十万解栗粮而且各自还有赢余,得以苏息,军队也不再饥饿。韩约说:“这没有什么可向天子言说夸耀的。我请示增加招募人数到十五屯,每屯设置一百三十个人,种田一百顷,让他们各自就着地势高的地方筑堡。东起振武,转而向西,经过云州地界,终于中受降城,出入于河山之间,六百余里的地方,军屯与高堡被彼此相望,敌寇不敢来做暴虐之事,人们可以随意地耕种其中,不久就可以免去漕运的费用了。”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秋天果然获得双倍丰收,每年节省度支费用一千三百万两。

元和八年(813),天子诏拜韩约为殿中侍御史,赐穿朱金银绯的五品官服。当年冬天他来朝廷上奏说:“能再开垦田地四千顷,那么完全可以满足塞下五城的供给;增加开垦田地五千顷,按规定应当使用七千人,我派属下官员在没有农事的时候督促他们练习弓箭射击作为战略防守准备,顺势可以牵制北虏,几乎可以说是军事、农事两者兼做,务一而两者得也!”

韩约上奏后等待答复,心中有些着急,耽心此时因为宰相易人,良策被弃置。韩愈听说后,写了一篇《送水陆运使韩待御归所治序》,序中完全肯定韩约的屯田方略。“序”写道:“我认为边境守军都不懂得耕作之法,开口望哺,要靠别人养活,主管官员常常雇人用车马船只从其他的州郡输送粮食过去,在沙漠上跋涉,在逆水中行舟,远的地方有数千里,人和牲畜都要被累死,蹄踵交相奔波于道途,费用无法计算清楚。中原地区就地消耗粮食,而边境的守将常常为粮食供应不上而苦恼。现在你们奏请的屯田,都是以前秦朝、汉朝时候郡县的地界,所取得的成绩已经得到检验;如果采纳你的意见,所获之利是不可以马上用一二来计数的。现在天子正采用大家的策略收取天下太平之功效,难道会使士人有不能尽显其才的叹息,身怀奇世之见解而不能够施展吗?而御史中台的官员们异口同声地称道你侍御史韩君前领三县,管理二州,上奏的课税常常是天下第一,在边地推行你的计谋,功绩又如此赫赫显著,假如完全采纳你的策略,西北边境以前所陷没的土地,也可以指日而收复了。”但是,其结果完全出乎韩愈的预料,韩约的奏章未被采纳。

后来,韩约又历官两池榷盐使、虔州刺使,郊止叛,令安南都护,再迁太府卿,所至均有治绩。文宗大和九年(835)十一月十七日,韩约代崔鄯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与宰相李训、凤翔节度使郑注等,密谋铲除宦官仇士良集团。十一月二十一日,文宗登紫辰殿早朝,文武百官依班次而立。金吾将军韩约不报平安,奏称金吾左仗院内石榴树夜降甘露,并舞蹈拜贺,宰相文武百官也相次称贺这一祥瑞的出现。原计划在君臣前往观看时,由事先在左金吾厅埋伏的甲兵将宦官一同诛杀。大功垂成之际,因甲兵理伏不密被侦知,宦官动用北军大加报复,韩约、李训当场被杀。郑注逃走,旋被捕杀,朝臣遭株连者千余人。史称“甘露之变”。

终审:谭琳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