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李宣古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7-30 17:43 来源:常德市博物馆

李宣古,字垂后,澧阳人。会昌三年(843 年),他与状元卢肇同榜进土及第。又中博学宏辞科。李宣古长于作文,才智极为出众,写诗也有名声。他生性戏谑放浪,常讽刺嘲笑别人。当时杜惊娶宪宗长女歧阳公主为妻,出任澧州刺史,李宣古在杜惊家塾中当教书先生。他多次在酒宴上当陪席,总是开玩笑,很不恭敬,杜惊不能忍受,对他戏谑自己十分生气,就当众侮辱李宣古,让他躺在泥地上,衣服帽子颠倒凌乱。歧阳公主一向爱惜李宣古的文才,就劝杜惊说:“你难道不想想几个儿子在读书学文,这样对待文士,我怎么会有平阳公主那样的声誉呢?”她叫人把李宣古扶起来,送到东院用香水沐浴,换上新衣服,安排在宴席中间的位子就坐。又让李宣古即席赋诗。李宣古不假思付,得韵书之道谢赋诗说:

红灯初上月轮高,照见堂前万朵桃。栗调清银字管,琵琶声亮紫檀槽。能歌女颜如玉,解饮萧郎眼似刀。争奈夜深抛要令,舞来接去使人劳

杜惊很欣赏这首诗。后来杜惊的两个儿子杜裔休、杜儒休,皆进士及第。

在澧州的酒宴上,有位叫崔云娘的歌女,形貌瘦瘠,有些姿色,放肆戏调客人,使客人无奈受罚,加之倚仗自己歌声优美,自以为是楚女中的者。李宣古当即赋诗戏谑,云娘蒙羞,钳口不语:诗日:

何事最堪悲?云娘只首奇。瘦拳抛令急,长嘴出歌迟。只怕肩侵鬓,惟愁骨透皮。不须当户立,头上有钟道。

现在不少诗集中都选载了李宣古的作品,其诗有英俊豪迈的气概,格调也很清丽,可惜数量不多。《全唐诗》收存李宣古诗四首,即《听蜀道土琴歌》、《和主司王起》、《杜司空席上赋》和《赋寒食日亥时》,另有残缺诗句两则。上引《赠崔云娘》诗,原载唐人范撼所著《云溪友议》。李宣古终究命薄,未得一官半职,凄凉寂寞,了其一生。

终审:谭琳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