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崇信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7-30 17:39 来源:常德市博物馆

崇信,唐渚宫人,即今湖北江陵人。俗姓不详,其家世代卖饼为业,住在天皇寺巷道南面。崇信幼年时就才智超群,神采绝俗。此时,天皇寺的住持是道悟和尚,他是石头希迁和尚的高徒。道吾独居小院,每天紧闭禅房,独坐参禅,外面没有人知道。唯有崇信叫卖烧饼,每天路过送十个饼子给他做斋饭,历经数年,天天如此。道悟亦不推辞,收下十个饼子,吃了以后,常常留下一个饼子,并对崇信说:“这是我施予你用来保佑你的子子孙孙的。”

一天,崇信自己反复思量道:“饼子是我拿去送给他的,为什么他又把它拿来送给我呢?这其中是不是另外还有什么用意呢?”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有一天接到道悟反馈的烧饼后,顺便询问这是为什么。道悟禅师说:“饼子是你拿来送给我的,我又把它拿来送给你,这有什么不对吗?”崇信听了道悟的解释,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于是问道:“弟子浮生扰扰,不知道究竟要怎样才不至如此?”道悟禅师说:“在家如居牢狱,逼迫得人很不自由;出家则天地宽广,逍遥自在。”于是崇信投奔天皇寺修行。道悟对他说:“你过去推崇福德和善行,每日卖饼为生并且不吝施舍,现在又相信我的话,毅然出家,可以取名崇信。”从此,崇信就在道悟身边担任勤务。

崇信在天皇寺受俱足戒之后,又烧茶做饭有好几年时间。有一天,他忍不住问道悟禅师:“我列僧人队伍,实现了我的夙愿。但是遗憾的是我出家至今,还不曾得到老师在心性义理方面的任何指示,老师能否不吝赐教?”道悟回答说:“自从你来到我的身边那天起,我就指示你心性上精要的义理了。”崇信不理解,接着问道:“您在什么地方指示过?”道悟对他说:“你端茶,我喝;你送食,我吃;你叩头礼拜我低头回敬。所有这些,哪一样不是在向你指示心要呢?”崇信垂下头沉默了许久,道悟对他说:“要拜见就径直来拜见,在那里揣测考虑就错了。”崇信顿时领悟,于是问道:“如何才能保持真性而运用它?”道悟回答说:“任凭真性优游自得,听其自然:不要安禅习定,让本性无拘无束;不要堵塞视听,让灵光格外辉耀;如同愚昧,宛若木讷,行为举止平庸无奇。只管消尽世俗的情思,也没有圣人的见解。如果能做到这些,还有什么值得耽心的呢?”

听完师傅的开示,崇信豁然开朗,就像远途旅行后,回到家里,顿时打消了他乡之游的意愿;也像贫穷者得到了宝藏,再也不会有其他的企求。他离开荆州江陵,来到澧州的龙潭,开始过着近似隐居的生活,行不惊俗,世莫能疑。也没显露更不要说悬耀禅宗接机的机锋,僧俗界也无曾扣问交锋。崇信所居禅房滨临一个小溪潭,此地属澧阳,很多郡民到此处祭祀求雨,因此称崇信为龙潭和尚。

有僧人问崇信禅师:“国王发髻中的明珠谁人能得到?”崇信禅师说:“不去欣赏玩味的人能得到。”僧人又问:“安放在什么地方?崇信禅师说:“等到有了安放的地方,就会像你所说的那样。”

一天,有位尼姑问崇信禅师:“如何才能当和尚?”崇信禅师:“你作尼姑有多长时间了?”尼姑说:“可有当和尚的时候吗?”崇信禅师说:“你现在是什么人?”尼姑说:“我现在是尼姑,你怎么会知道?”崇信禅师说:“谁认得你?”

唐代著名哲学家李翱(772一841),曾因李景俭获遣,于长庆元年至五年(821一825)出为朗州刺史。在此期间他分别到药山和龙潭参禅。一天,他问龙潭崇信禅师:“怎样才算是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李刺史说:“与你和尚相逢十分庆幸。”崇信禅师说:“这仍是本分以外的话。

龙潭崇信禅师的法嗣有德山宣鉴禅师和潭宝峰禅师。德山宝鉴(782一865)一系,开出云门宗和法眼宗,出了不少高僧。崇信所创龙潭寺,旧址位于今澧县县城北关外,古代为澧州城外著名八景之一,名“龙寺晓钟”。寺前有老龙潭;周经刚焚经台;斗笠山,为仙人挂笠外。寺内有明华阳王赠送的两尊铜铸的大钟。钟刻铭文:“掂斤逗两几多年,陶练功夫澈性天。但看作家椎下力,一声唤起老龙眠。“值晓风残月,焚回酒醒,钟韵悠扬清澈,足以惕昏振。

终审:谭琳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