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张颙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7-30 17:21 来源:常德市博物馆

张颙(1004一1083),字仲孚。其先金陵人,七世祖于五代时逃避战乱,迁居鼎州桃源。庆历六年丙戌(1046)进士。历官潭州衡山、通州静海知县,潭州通判,雅州、袁州、峡州知州,成都、江宁知府。

后来张颙母亲年事已高,恳求就近为官,诏徙鼎州。未到,除湖南转运使。辞章累上,不得免。时衡寇兴乱,杀掠邻郡,朝廷以张颙在湖南威爱素著,诏促疾驰督捕。寇闻张颙来,宵道出境。丁母忧,服除,赴朝。王安石被举用,与之政见不同。张颙被除三司判官,廷议纷然,认为不公,旋改刺太常寺兼礼仪事。一日,丞相韩康公于便殿见神宗,神宗问当今谁为循吏,韩琦推举张。神宗诏赐,温谕甚厚,说:“闻卿朴厚恺悌久矣!”赐三品服。寻求补郡,乃出知荆南,加朝散大夫。神宗熙宁二年(1069)致仕,迁中散大夫,进封开国伯。

张颙为都官员外郎时,与著名诗人梅尧臣相友善。张向梅尧臣宣传家乡的风景名胜桃花源,并索求诗文。梅尧臣不仅馈赠早年写的《武陵行》,并新写一首《桃花源》诗相赠,张颙也写有一首《桃花源次韵奉酬梅学士尧臣》传世。张颙博通经术,尤工于诗,格致平淡,潇酒有唐人风趣。晚年著书,手不释卷,有《春秋》《易经》《老子》《论语》《孟子》《阴符经》训解数万言藏于家。

终审:谭琳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