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绍尧
唐绍尧,字二华,明武陵人。熹宗天启二年(1622)进士。知高阳县。当时宦官魏忠贤擅权,高阳为其故乡,建立的生祠极其奢华,每天奏乐上食。绍尧莅任,首先就下令禁止。又有宦官冉世魁叔侄二人为争财产,相互仇杀,绍尧查抄他们的家资,充当军。忠贤积怒,将绍尧逮捕下狱。唐绍尧毫不屈服,在狱中上疏皇帝,弹劾忠贤。绍尧列举魏忠贤三大罪状,即“蔽主听”、“误国事”、“修群贤”。忠贤益怒,欲置之于死地。幸亏首辅大臣李国普鼎力救助,得销解。但被坐三万两,深陷牢狱长达三年之久,以致体无完肤。
崇祯帝立,绍尧被诏释。升兵部武选郎,出守河南开封府,迁分巡汝南道副使。信阳罗山之间,“土寇”盛,“二郭”、“三海”者。各啸聚数十万人。与张、李义军相互声援。绍尧出兵清剿。适遇当事者有南阳之败,迁怒于绍尧,并妒其功,左迁山东盐运司,改广西平乐府,迁陕西清军驿传道副使。时关中饥荒,遗弃孤儿满道。绍尧捐俸收养,所活上万人。分守浙西道右参政,复因诽谤,左迁广西靖江道,升布政司。广西靖江王叛乱,绍尧率绿营兵三百,出其不意,给予打击,擒其首领,并破隘,粤难平息。明末,起为贵州巡抚,晋户部右侍郎。后以足疾告归。卒谥“文贞”。著有《愚园诗集》。诗意境沉着,近体尤爽朗可诵。
终审:谭琳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