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印司奇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7-22 11:53 来源:常德市博物馆

印司奇,桃源人。字易庵,号雪浪。为人峭直廉介,不为物累。中崇祯辛未(1631)进士,授南京兵部车驾司主事,迁员外郎。南京兵部尚书谢升奉召调北京掌管官吏考选。司奇按照新的规定汰裁驿站骑卒,谢升只能租赁车骑赴任,有些许不满。南京兵部所有僚属都专程为谢升践行,而司奇不愿意凑热闹,没有去。谢升不仅未责怪,相反更看重司奇的为人。不久,擢升司奇为镇江知府。

时任首辅大臣的温体仁是个“外曲谨而内猛势、机深刺骨”的政客,他排斥异己,陷害时任谏官的瞿式。他暗地派人到苏州,召募无赖子张从儒,诬蔑式与钱谦益结为死友,侵占国帑,毁谤朝廷,危害社稷。张从儒还假戏真做,击登闻鼓告状。疏书上达皇帝,诏令有关部门查问。江南巡抚张国维责令苏松镇三府联合办理。印司奇坚持认为这是诬告,张国维也只能如实上报。温体仁仍不放过,欲置程式于死地,借皇帝之旨以谴责。印司奇被降级。

不久,司奇与推官起剑交恶,张国维偏起剑。两人直闹到对簿公堂。此时,谢升已拜大学士,准备拟旨处理他深知司奇为人亢直,罢起剑,而司奇也受到降职,论送归里。司奇从镇江回归故里,囊中羞涩,清名甲于江表。南明时,唐王擢司奇为兵部侍郎、都御史,协理院事。福建沦陷,司奇又逃回故里。清军攻破辰州、常德,司奇弃家南走,历尽艰辛,到达桂林。此时南明大臣、官至吏、兵两部尚书的瞿式奏荐司奇“清节旧臣,间关依主,宜即召用”,乃擢通政使,特救召见,未赴,客寓草庵中,与金堡同居。不久,桂林被清军攻陷,金堡削发为僧,法名性因;司奇向来对佛教不感兴趣,回湖南隐居。

终审:谭琳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