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人琮
罗人琮(1617一?),字宗玉,清桃源县人。父其鼎,南明福王行人司行人。清兵陷南京,其鼎回桃源,旋病笃,叮嘱人琮:固守常德、澧州,西通云、贵,东与长沙督师何腾蛟联络,以抗清兵。人琮组织团练以谋抗清。顺治四年(1647),清兵入常德、澧州。时南明军纪律败坏,王进才部驻桃源,人琮谒请整肃军纪,不听。桃源陷落。人琮所率团练亦遣散。土棍吴虎儿,曾为清军向导,颇知人琮情状,向人琮勒索四百金,复向清军告密,人琮全家均被逮捕。
南明亡后,人琮出狱。顺治十八年(1661)成进士,授浙江宁波推官。康熙六年(1667))裁各路推官,改任人琮为映西朝邑知县。先后奏请减免当地灾粮四千有奇,讼无留狱,图一空。在任七年,黄河安澜、飞鸦逐蝗、麦穗四岐,民惊骇为三件奇异之事,视人琮为青天。十二年,吴三桂反滇黔。十三年春,总督部堂鄂奏调人琮军前,圣祖以陕西官员料理粮、供应兵马亦属紧要,未蒙俞允。五月,陕西巡抚、陕甘总督哈,交章举荐人琮为重要人才。而此时平凉总兵王辅臣叛乱,响应吴三桂,陕西全省骚动。人琮内抚百姓,外支军需,并详请撤回马,申明三河塘期及收山西协,议止贮、寺观空房事宜。两省官民便之。十五年,奉旨以御史用,引见乾清门。十七年补四川道监察御史,旋奉旨巡视北域。历陈正官方、修明史、举遗才、筹鼓铸、禁派火耗银、请湖南钱粮诸疏,多蒙嘉纳。
十八年,京师地震,皇帝下诏,允许直言极谏,人琮奏劾江南泉司崔维雅为第贪官酷吏,维雅被革职。在审讯中,维雅反诬人琮,并出示伪书,捏造一件四年前的子虚乌有之事。上谕传人琮到刑部查实,派章京一人、披甲五人看守人琮,提取口供。罗人宗在临去职之前,都曾为当地做了一件好事,奏免会场兵丁设栅栏钱、市倒毙株累及点卯规费。人宗被逮捕后,每天以下棋饮酒自娱,宾客络绎问候,也有人担心他的安危。人宗笑着说:“生死自在君父,下棋喝酒与罪案没有关系。”总宪魏象枢很看重人琮,称赞他为直御史。六月,人琮免官。离开都城,饯送者载道。归舟停泊扬州仪真河,友人李锦言、张瑞生刻有“冤揭”,赠予人宗,作为民意,能有利于申诉,并加重对崔维雅的处罚。人宗很宽厚,说:“我遭罪不能怪维雅,答由自取!今圣上能让我这把老骨头回归故里,已经是荣幸了。取此冤揭有什么用呢?”
罗人琮回到家乡,惟吟咏自适,从来不过问天下事情。四十三年(1704),湖广总督喻成龙称赞罗人琮“威霜肃,林养风高,诚乡回之仪型,廊庙之峻望也!”并题写“地上神仙”匾额,指令桃源知县亲自赠送,为人宗祝八十八岁寿诞。著有《紫罗山人集》。《四库全书存目》有《最古园二编》十八卷,称其漫衍纵横,大抵以才气用事。其云二编者,以尚有《初刻最古园集》二十卷也。今俱未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