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张明先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07-14 15:34 来源:常德市博物馆

张明先(1653一1728),字雪书,号洞庭,清安乡坊郭村人。其父舜龄,邑诸生,有文誉,因子贵造封朝议大夫。生子二人,长子庚先,字朗秋,号鲸湖。康熙辛酉(1681)举人,历官福建长乐令、江南覆邱令。致仕归,惟以读书课子若孙,子十四人,皆以科名显。著有《鲸湖草堂文稿》及《文正公书台记》诗赋二卷。明先为舜龄公的次子。出生时,其家自南平迁居坊郭村不久,传说其祖父敬吾公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明先应梦而生,人皆以为是阴德报应。明先五岁入私塾,生性聪颖,读书过目成诵。十岁时善文,博览书史及各种纲鉴、诗、古文、词赋。年十七八岁时,每以时议列府县首。当时岳州府知府包元辰非常器重他,认为将来定有大出息。

康熙十年(1671),明先以岳州府最拔尖的人才被推荐到国子监读书,学习成绩优异。二十年,与其兄庚先同时乡试中举,二十四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土,任康熙皇帝的侍读秘书。明先因其学识、人品深得康熙赏识,康熙帝赐赠《清字大学衍义》、《唐诗赋汇韵府》等书。三年后,明先任检讨,参加纂修《三朝国史》、《明史》和《渊鉴类函》,教习满州的庶吉土。在这期间,康熙帝赏赐明先由其亲自临摹的董侹其昌字贴的字一幅,松花石砚一枚。张明先作有《御赐松花石砚铭》。

康熙三十二年,明先历官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凡明先应诏所作的诗和写的字,以及他写的《丰泽园赋》,均受到康熙帝的赞赏。康熙帝又赐赠他《渊鉴类函》书一部,松花石砚一枚,红缎一正等。擢升詹府少詹事。三十五年(1696),典试江南,得人多,选拔的优秀人才,如位居台阁、官至军机大臣的张廷玉,就出自其门下。四十一年,康熙帝又给明先赐字。张明先写有《纪恩诗》四首。诗前有序:

康熙四十一年(1702)五月二十五日,上召内阁九卿翰林詹事科道诸臣,齐集保和殿内,上亲书救谕一道,命中使持示诸臣。谕日:“寻常摘句,华丽辞藻非帝王之所本。朕四十余年,惟日竞竞,示尝刻少释,万几自警有始无终之消,念兹在兹也。政事稍暇,颇好书射,历年以来所积临摹字幅,赐卿等观看。

康熙帝赐给张明先的是“御书杜樊川”诗:“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繁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倚高楼。”张明先的《纪恩诗》其一日:

廿年秘阁仰宸章,此日身亲荷宠光。诏与上公齐入殿,任随常侍竞登床。琳琅满幅星辰近,翰藻联行雨露香。窃念臣材如拆线,听来天语倍惭惶。

四十八年(1709),张明先督学广东,为朝延培育选拔大批调英俊人才。康熙帝表彰明先功绩,封赠其父舜龄朝议大夫,以崇祀乡贤。张明先热心公益,京师岳阳会馆基地房屋,尽为居民侵占,他查复旧址,捐资重建,从此,澧岳北上学子停居有所,无不感激。

张明先年未六旬,致仕归里,优游林下二十余年。回到家乡后,清学基,修学宫,勒碑表彰前人。修御碑亭,立家庙,树华表,造御书楼,收藏皇帝先后赐赠两代人的书籍。手不释卷,整理毕书稿并付梓。寿七十六,心有慧见,预卜终期,祝天告祖,谒圣辞宗,并且自作灵对数联,卒于雍正六年(1728)仲春。

著作甚富,有《历试稿》、《后乐堂宦稿》、《洞庭文集》、《安乡县志》、《使粤役密》二集、《渡海篇》、《市隐前后》二集,参订《书经翼注》等。

终审:谭琳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