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景英
朱景英,字幼芝,晚号研北翁,清武陵人。弱冠肆力于诗、古文,乾隆庚午(1750)举人,授福建宁德知县。县有积案,县牢里关押着前任县令缉获的盗赋,非常狡猾,诬陷好人,一直未结案,其中有人在狱中病死了。景英廉察,一讯而服。县东湖滨临大海,前县令倡议筑堤保民,花费银钱七万之巨,历时四年,没有完成。景英莅任,看了以后叹息道:“一线孤堤,怎么能够与海争利?”力请停止,士民拥护。此事被载入《福宁府志》循吏传。
调侯官,即今福州市境,擢升台湾府鹿耳海防同知。鹿耳为台湾全境的门户,同知主要职责是管理海口商船的出入,并兼管四县额运,每年需运粮九万四千余石。旧例凡商舶来自厦门者,台防厅分配船只,大小列为六等,转输厦门,已运者免运次。前任同知有卖放不配运者,船只积压至三十余万。景英上任后,设法带运,积压一清。
景英了解到台湾地域辽阔,但南北兵单沉薄,请求增兵防卫,上奉同意他的建议。不久景英补台湾北路理藩同知,暑汀州、邵武等府。他将这段经历写成《海东杂记》,是我们今天了解台湾历史的珍贵资料。后告病归故里,仅有图书数万卷,无积蓄。景英以文学伤吏治,虽然政务繁忙,但不废吟通,知识渊博,擅长著述,有《经堂集》、《沅州府志》传世,书工汉隶。
终审:谭琳琳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