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常德资讯>常德要闻>详细内容

让国防教育融入城市血脉和百姓生活——常德市开展2025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综述

分享到:
打印 字体:
2025-10-15 07:43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李张念 通讯员 崔瑾颜

秋日的沅澧大地,弥漫着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连日来,常德市以“全民国防教育月”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

从校园到社区,从欢送新兵到迎老兵返乡,从科技赋能的国防课堂到感人肺腑的缅怀仪式,一场场活动如涓涓细流,汇聚成爱国强军的时代强音,让国防观念在这座英雄之城深深扎根。

科技赋能

点亮国防教育课堂

开学伊始,在武陵区第一小学的“国防科创课堂”上,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操控科技遥控车,重走长征路。AI技术让“过草地”“渡赤水河”等历史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特制地图上。

“太有趣了!我仿佛真的成了红军小战士!”一名五年级学生兴奋地说。这种沉浸式体验让革命历史不再遥远,孩子们在科技互动中深刻领悟长征精神。

北正街恒大华府小学的“云游海疆”课堂同样引人入胜。学生们通过平板电脑与南澳岛女子民兵连实时连线,在AI学伴引导下,领略祖国海岸线的壮美。这种跨越时空的国防教育新模式,让身处内陆的常德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广袤的蓝色国土。

9月28日,“青春向党 强国有我”常德市大中小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防教育进学校主场活动在湖南文理学院举办。近千名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在青春与历史的对话中铸牢国防观念。各校学子代表共同启动“校徽联结”仪式,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高校与中小学的深度联动,为国防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湖南文理学院教授走进中小学校园,用生动语言解读抗战故事,讲述“常德细菌战”的研究细节;舞蹈专业学生将艺术融入国防教育,创排情景剧《迎浪而上》,让国防知识在美的熏陶中深入人心。

军民情深 尊崇关爱蔚然成风

九月的常德,处处涌动着军民一家的深情厚谊。在庄重而温馨的“市长接老兵回家”系列活动现场,240名退役军人代表胸戴红花,肩披“光荣退役”绶带,满怀期待地开启人生新篇章。

“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这句深情寄语道出了家乡人民对退役军人的殷切期望。

紧接着举行的退役军人军属专场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近50家优质用人单位带来了涵盖智能制造、教育培训、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千余个岗位。招聘会创新采用“线下招聘+云端服务”双轨联动模式,为退役军人及军属搭建起精准就业平台。

“这次招聘企业有很多适合退役军人的岗位,让我们在部队学的本领回到地方还能有用武之地,太贴心了!”刚退役返乡的吴欣阳在活动现场成功签约,难掩激动之情。

与此同时,新兵欢送活动也在各地同步展开。新兵身着戎装、肩披绶带,英姿勃发;学生们进行军事课目展示,表达对军人的崇高敬意。在“抖擞奋进”“薪火接力”等趣味军事游戏中,新兵与学生混编组队,共同面对挑战。

“兵哥哥们非常厉害,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勇敢!”参与活动的四年级学生熊梓涵兴奋地说。

这种代际间的互动,不仅增进了青少年对参军光荣的理解,更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传递了国防知识。新老交替间,爱国强军的精神火炬在常德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地传递。

全民参与 国防观念深入人心

国防教育的触角在常德不断延伸,深入社区、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桃源县开展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公益电影展映活动,组织15支流动放映队,携经典主旋律影片,走进全县各个乡镇(街道)。

一部部经典电影,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让人民群众在光影艺术中重温烽火岁月,感受先烈们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9月30日,常德市在常德烈士公园隆重举行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各界代表齐聚烈士纪念碑前,共同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国歌唱毕,全场肃立,垂首默哀,深切追忆为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少先队员清澈的歌声在纪念广场上空回荡,表达了少年一代继承革命先辈光荣传统的坚定信念。

随着“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落下帷幕,国防教育的种子已在常德这片红色热土深深扎根。校园里,孩子们仍在讨论AI国防课堂的精彩瞬间;社区中,抗战电影展映继续引发热烈反响;街头巷尾,国防教育主题展板前依然有市民驻足观看。

在常德,国防教育不仅是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更是代代相传的精神基因;不仅是特定月份的活动主题,更是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常德用创新与实践证明:当国防教育真正“活”起来、“近”起来、“暖”起来,就能在全社会凝聚起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磅礴力量。

终审:晏紫卉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晏紫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